台媒分析18大新常委名單透露4大涵義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1月16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中共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于北京時間15日集體亮相,結束了外界對中共向來黑箱作業,在「入常」問題上的猜謎遊戲。對於新常委名單世界各大媒體都在關注並給予評論。台灣媒體報導說,中共權力新核心,7常委透露出4層涵義。對於中國的未來去向,習、李體制又如何去面對,外界也是說法不一。

15日,中共18大今天公佈新的七名常委名單,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成為新常委。七名常委中,有五名年齡屆於「七上八下」的規定,按貫例只能做一屆常委。

台灣《聯合報》報導說,中共中央政治局新常委亮相,有四方面特別的意義:首先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長時間的「七九之爭」下,最後站在世人面前的是七位。這是七非九的意義,看似只有兩席增減,實則決定習李新政能否邁出關鍵一步;

而第二個值得注意的是,胡錦濤決定裸退,由習近平直接接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重走了新人全面接力的格局。在習近平正式登場之際,就能集黨政軍權於一身。

新的政治局七常委組合,是在突發事件後,拉掉了薄熙來等代表左的勢力,又在最後權力爭奪中,拉掉了汪洋等代表的改革勢力,形成的一個權力組合。這個組合的不好之處,在於不論中國還是中共,都面臨一個全新的、充滿危險的轉捩點,這是第三個觀察點。

第四個觀察點,則是從新政治局七常委的權力來源和年齡結構來說,都還是一個過渡性的權力中心。除習近平和李克強外,其他五名政治局常委,年齡均偏高,個別人的年紀更過高,這不僅決定他們只有一屆可做,是否影響到他們與習李的合作,或許過於擔憂,但從長遠來思量,這個政治組合的頭頂依然籠罩迷雲。

《德國之聲》評論說,習近平時代已經開啟,由於制度使然,再加上七常委中保守勢力夾持,習恐難有作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