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06日訊】(中央社巴黎6日法新電)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他們在20多歲的高風險族群中,發現史上最早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警訊。
科學家一向認為,若能及早發現並治療阿茲海默症,治療成功機率將大為提高;然而找尋阿茲海默症解藥的主要問題在於,通常在這種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疾病已入侵多年後,症狀才會顯現出來。
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團隊檢驗哥倫比亞1個延伸大家庭的18至26歲成員,他們除了有共同祖先外,還有1種罹患遺傳性阿茲海默症的基因傾向。
這個氏族有1/3成員攜帶1組基因變異,會導致罹患罕見型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在40多歲時發病;較普遍的基因變異則發病年齡較晚。
科學家在這篇發表於「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比較大腦造影後發現,攜帶這組基因變異的人,大腦特定區域的灰質要少於沒有攜帶基因變異者。
研究人員也發現,攜帶這組基因變異的人,腦脊液的蛋白質「乙型澱粉樣蛋白」含量較高,這與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內發現的蛋白質塊,也就是所謂「斑塊」,有密切關係。
倫敦大學學院(UCL)失智研究中心的佛克斯(Nick Fox)在評論中表示,這項研究「顯示早在症狀出現20多年前,就發生神經退化的變化,也早於過去核磁共振(MRI)的研究發現」。
阿茲海默症占失智症比例2/3,發生率約1/200,但隨著全球老化人口增加,比例也愈來愈高。(譯者:中央社陳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