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維持減肥成果一定要運動,專家建議,每週150分鐘中度運動,老年體弱者300分鐘,運動後補充優質蛋白質,享瘦不易胖。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今天探討「體重管理過程中之運動策略」,學會副理事長蕭敦仁等人認為,慢跑、健走、騎車等有氧運動可燃燒脂肪;核心肌群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及蹲馬步的無氧運動(重量訓練)可增加肌肉,運動可塑身、預防肥胖、預防骨質疏鬆。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長郭家樺說,運動對消耗熱量效果不像節食顯著,短期或許效益不明顯,但長期而言,運動能增加肌肉量,肌肉量與基礎代謝率呈正比,提高基礎代謝率,可成為不易復胖的體質,維持減重成果。
既然運動對體重控制如此重要,怎麼吃、何時動才能吃出肌肉量、不長贅肉?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崗說,運動完1到2小時內補充雞蛋、瘦肉等優質蛋白質很重要,此時是肌肉合成的好時機。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說,運動好處多,雖然運動偶爾會發生運動傷害,但切莫因噎廢食,只要把握「循序漸進」、「量力而為」、「適可而止」原則,建議一般人1週5天每天半小時、動到講話會喘的運動量。
劉燦宏說,依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台灣健康體能指引」,65歲以上、活動量足夠且體力較佳的老年人每週要有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活動量不足且體能差的老年人,建議每天飯後散步,累計每週300分鐘輕度身體活動量,並注意事前暖身及事後和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