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26日訊】編者: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融合了幾十個風俗各異、文化特色鮮明的民族,形成了一個由多民族共同組成的大家庭。在中國大陸地區,除了人數最多的漢族以外,還生活著藏族、蒙古族、彝族、苗族、傣族、維吾爾族、壯族、 滿族、 回族、朝鮮族等55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在飲食、服飾、住宅、生活習俗,以及語言、文字、禮儀乃至藝術、哲學、宗教等多方面,都形成了他們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我們將逐步對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部分人口數量較多的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做一些介紹。
虔誠的藏族
藏族是中華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裏的藏族自稱“博巴”。
據史書記載:早在秦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那裏草原遼闊,水草肥美,藏族人主要以牧業為生。現在藏族約有人口四百萬,主要分佈在中國大陸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臨近省份。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美麗而神奇,是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現在這里130多萬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人普遍篤信藏傳佛教,公元13至16世紀中葉,青藏高原上藏傳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動十分頻繁,佛教寺院遍及西藏各地。比較著名的寺院有甘丹寺、哲蚌寺、沙拉寺、紮什倫布寺等,而西藏最著名的寺院是布達拉宮,梵語意為“佛教聖地”,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坐落於西藏拉薩市中心突起的紅山上。
通常在西藏寺院或重要聖地內的轉經堂中都設置有轉經筒,也有鑲嵌在寺院外牆上的中、大型轉經筒。一般直徑1米左右,高約2米,人們一邊行走,一邊用手推動旋轉。大多寺院裏都設有專門的轉經筒長廊,一眼望去,長長排放的轉經筒陣列頗為壯觀。
此外,虔誠的藏族人通常還會手持一種小巧的轉經輪。寺院的轉經筒和手持的轉經輪裏面都裝有經卷,藏族人認為,旋轉轉經筒一周,等同於念誦經文一遍。在藏區寺院四周經常會見到成排的轉經筒及用手轉轉經輪的僧侶和信眾,藏族人相信,轉動此輪即能禮敬諸佛、修持諸法、獲福無量、消百業障。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是藏族文化的興盛時期,幾百年間,藏族文化大放異彩。除舉世聞名的《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外,還有關於韻律、文學、哲理、史地、天文、曆算、醫藥等專著問世。
藏族人虔誠而堅韌、淳樸而好客。他們通常向客人進獻青稞酒、酥油茶、糌粑和雪白的哈達。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他們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對客人直呼其名;迎送客人,他們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敬酒時,客人須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空中,連續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著輕輕呷一口酒,主人會及時添滿,再喝一口再添滿,連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滿時,必須一飲而盡; 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 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
藏族人絕對禁吃驢肉、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也不吃魚肉,老年婦女不食當天宰殺的肉食;藏族人的傳統是不打殺鶴、雁、鷹、雕、烏鴉、家狗和家貓;在屋內通常不准吹口哨,唱情歌;他們禁忌在別人後背吐唾沫,拍手掌;路遇長者要脫帽讓路,若騎馬相遇,定要下馬致禮;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行走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經筒、經輪不得逆轉;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見大活佛時都要磕頭,而磕頭時,不論男女都要將繞在頭上的髮辮解開,脫下帽子,雙手著地磕三次,以表示尊重和親熱。
藏族人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釐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逢家有喜慶之事,或有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的民族服裝,其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發、佩戴金銀珠玉等飾品。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但在不同的地域,藏族服飾又各具一些地方特色,因而細節上又各自有所不同。
藏族民歌抑揚頓挫、嘹亮高遠,節奏明快。“羌姆”是藏族的宗教舞蹈,表演時有鼓、鈸、銅號、骨號伴奏,有喇嘛頌經伴唱,氣勢壯觀,寓意深刻,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踢踏舞是藏族人的宮庭舞。跳舞時,腳穿硬底皮鞋,通過踏出有變化的節奏表達內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橫笛、揚琴、六弦琴、銅鈴,月琴等伴奏,節奏由慢而快,達到高潮時嘎然而止。
西藏古老的唐卡藝術是宗教色彩極其濃厚的一種藝術。藏族人的唐卡分為刺繡唐卡、堆繡唐卡、打籽繡唐卡、緙絲唐卡、織錦唐卡等,其繪製的內容以佛教人物、佛教故事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