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桿菌活化機制 中研院揭密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0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6日電)農桿菌是普遍存在土壤中的植物病原菌,中央研究院發現,酸性環境會影響農桿菌的活化,論文刊登在國際重要期刊。

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賴爾(王民)研究團隊,專門研究農桿菌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近年更著重在它的「第六型蛋白質」的分泌系統,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 PATHOGENS)」

賴爾(王民)表示,農桿菌的第六型蛋白質像是「注射針筒」,不僅會將毒素送進宿主細胞,導致宿主生病,也可以送進其他細菌或微生物中,增強自己在環境中的生存能力。

另外,農桿菌優秀的基因轉殖能力,被人類加以利用,將外來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內,研發出各種基因轉殖作物,因此農桿菌又有「遺傳工程師」之稱。學界近年來爭相研究,希望能更進一步瞭解農桿菌的活化機制。

賴爾(王民)團隊發現,農桿菌的第六型蛋白質分泌系統,在中性(pH值7.0)的生長環境中,會維持在沒有活性的狀態;如果生長在酸性(pH值5.5)環境,其中的「ExoR蛋白質」會快速降解,使第六型蛋白質活化。

研究團隊透過實驗,證實酸性環境會誘導第六型蛋白質的分泌系統。賴爾(王民)說,植物傷口部位和植物細胞間隙都是酸性環境,有利於農桿菌,這項研究成果,可作為學界研究其他動物病原菌的參考。

中研院今天發表的研究成果,論文第一作者由植微所博士後研究學者林哲生、陽明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博士生吳誌峰共同列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