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15日訊】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爭議不斷,一點也奇怪,其實和平獎和文學家,因為標準不像自然科學那麼量化,基本上每屆獲獎者都有爭議。作為莫言作品的老讀者,個人覺得他還是配得上那個獎,儘管對他的某些不必要的行為有些不解或者不滿,同時也因對他對現實的「莫言」頗為「不高興」,但願他自己辯解的「我是現實主義作家,使用的是魔幻主義手法。」
本博文話題引向題外,談談我眼裏的的莫言。莫言以描繪殘忍和惡劣環境見長。只看他一部作品,就立馬意識到,他是一個饑餓的作家。文學和饑餓是個很奇妙的組合,更像一對連體嬰兒。戲劇裏講究「餓唱」,是因為飽肚子無法達到唱腔要求的高度;飽食後人對苦難失去了刻骨感受,自然寫不出駭人的文字來。
莫言更是一位「饑餓的藝術家」或曰「饑餓作家」。2012年他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的中國籍作家,引起巨大的「莫言喧囂」。多家媒體披露,生於1955年的莫言「從小飽受饑餓的折磨」(本人語)。童年時,因趕上三年自然災害,莫言幾乎瘦成一根豆芽,一顆大腦袋更加顯得突兀。為了填肚子,野草、樹皮,他什麼都吃,甚至連煤塊都敢啃。1961年春天,村裏的小學拉來了一車亮晶晶的煤塊,莫言和小夥伴一擁而上,每人搶起一塊煤,咯嘣咯嘣啃起來,覺得那煤塊越嚼越香,還說「味道好極了」。
莫言曾說小時候之所以想當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噴噴的餃子,就是想娶石匠女兒當老婆。他還說過,他狂放不羈的想像力來源於饑餓記憶!難怪莫言對糧食有著難捨難分的迷戀,糧食(如高粱、紅蘿蔔、蒜苔等)及其衍生物(如酒等)自然成為其作品中最基本的描寫對象。他迄今為止的作品,幾乎沒有一部沒寫饑餓,吃的場面屢見不鮮,饑餓是他的基本主題。在他魔術師一樣的筆下,始終埋伏著一副「時間和磨難都馴服不了」的胃,隨時洞開,吞噬一切:糠、草、樹葉、草根,甚至觀音土、粉筆灰和鐵(其實他自己就這麼吃過)!
在《罪過》中:「我伸手抓過那鱉裙,迅速地掩進嘴裏。從口腔到胃這一段,都是腥的、熱的。我的腸子在肚子裏為我的行動歡呼。」
《透明的紅蘿蔔》寫生產隊長在吃結束後的情形:「走到鐘下時,手裏的東西全沒了,只有兩個腮幫子像秋田裏搬運糧草的老田鼠一樣飽滿地鼓著。」
《酒國》中所寫到的幾次盛宴,吃貨們都是「風捲殘雲」般地掃蕩飯菜。
在《食草家族》的第五章中,二姑的兩個莽兒子懷抱著子彈上膛的槍還在進食。
在莫言的大部分小說中(比如除了上述的以外,還有《歡樂》《爆炸》《紅蝗》等)中,很少寫那種悠閒的用餐,吃總是一場戰鬥。所有人物都是暴飲暴食的饑民,攝食方式是掠奪、饑不擇食和吞噬,饞相畢露。
莫言的作品裏還有大量的變態食行為。長篇小說《十三步》中,故事的主角是個關在鐵籠中的瘋子、一位嗜食粉筆的教師。「吃粉筆灰的」原本是人們對於教師這一困窘職業的借喻性蔑稱,沒想到,這個傢伙卻是真吃!職業性的生存壓力,使這位教師形成了這種怪戾的飲食癖好。故事中,這個本該為人師表的傢伙常常像猴子似地攀援在鐵籠子的欄杆上,向人們講荒唐無聊的事兒。每講一節,就會向聽眾索要粉筆,一到手他就像吃豆子一樣地「咯嘣咯嘣」很快吃掉了那些粉筆,看得旁人瞠目結舌。
同樣在莫言的小說《鐵孩》中,則出現了兩個吃鐵的小孩!在「大煉鋼鐵」的年代,這兩個小孩的父母和所有成年人一樣,在「超英趕美」蠱惑下,用愚蠢落後的辦法冶煉出大堆大堆的含鐵質的固體——他們自以為那就是鋼鐵。當時,個人的炊具、米糧均被收沒,人頭洶湧擠吃公共食堂,而這兩個被時代和大人遺忘了的孩子,餓得發慌,居然將這些毫無用處的金屬吃掉,書裏赫然寫道:
「……我半信半疑地將鐵筋伸到嘴裏,先試著用舌頭舔了一下,品了品滋味。鹹鹹的,酸酸的,腥腥的,有點像鹹魚的味道。他說你咬嘛!我試探著咬了一口,想不到不費勁就咬下一截,咀嚼,越嚼越香。越吃越感到好吃,越吃越想吃,一會兒功夫我就把那半截鐵筋吃完了……」
作家們的描寫絕非杜撰,這一批作家都生於饑餓年代,饑餓已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在他們的身體上找到饑餓的證據。有的人甚至可用作人類學標本。我現在最感興趣的是,有機會和莫言共進晚餐——我特想瞻仰瞻仰已做了著名作家、發了福、可以天天吃三頓餃子甚至更好的、同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他老人家的吃相。
餓鬼發達後,大多會成為美食家(或曰「吃貨」),以一隻驢子為例,看看在莫言的筆下,能炮製出多少美味佳餚。《酒國》中詳盡描述了一場盛大而又精彩絕倫的「全驢宴」。在這場盛宴中所顯示出來的烹飪術之豐富和高明,幾乎可以同任何一門藝術相媲美:
先是十二個冷盤上來,拼成一朵蓮花:驢肚、驢肝、驢心、驢腸、驢肺、驢舌、驢唇……全是驢身上的零件。然後是紅燒驢耳、清蒸驢腦、珍珠驢目、酒煮驢肋、鹽水驢舌、紅燒驢筋、梨藕驢喉、金鞭驢尾、走油驢腸、參煨驢蹄、五味驢肝、龍鳳呈祥……
《摘自李麥遜《舌尖下的中國》(即將出版)》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