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3日訊】(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3日電)中研院經研所研究員黃登興今天表示,台灣出口競爭對手由美日,變成韓國與大陸;出口困境是不但沒超越美日,反而被這些國家「前後夾擊」。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上午召開「經濟研究所五十週年慶暨政策研討會」,黃登興在「產業與貿易發展專題:台灣經驗與挑戰」會議,作以上表示。
黃登興表示,1990年後期,台灣兩項主要出口品為HS85(出口分類,機電、馬達、積體電路、晶圓與半導體屬此類)、HS84(出口分類,電腦硬體、工具機等)。
不過,2000年以後,HS85由出口第2高超越原來第1高的HS84,2001年後更是大幅攀升。2005年之後,HS90(出口分類,精密儀器如光學類與相關零組件)居第3大出口品,其次是石化業的兩大產品,礦物燃料、塑膠及其製品。
黃登興表示,台灣在HS84、HS85的產業鏈中,在比較技術密集的生產階段,具有國際分工優勢。但石化業屬高污染、消耗能源產業,還占有重要出口地位,產業政策不應還停滯在「污染輸入國」貿易階段。
黃登興指出,出口導向的中國大陸磁吸力量仍在,但力量減緩;台商的鮭魚游向是勞力密集、低階技術者轉往東南亞。
黃登興進一步指出,受國家規模限制,台灣的研發能量不如美日,不足以創導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的跟隨速度,以往與韓國並駕齊驅,目前可能落後,並被中國大陸追上,造成「前後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