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中日釣魚島爭端能否最終得到解決?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9月30日訊】自從日本政府宣佈「購買釣魚島」以來,中日兩國關係持續得到降溫和惡化。除了兩國民間和政府的相互抗議和示威之外,日中台三方均派遣大量船隻前赴釣魚島周圍巡邏和示威,台灣的漁船甚至與日本的艦船直接發生衝突,使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9月25日,中日雙方雖然互派代表在北京就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主權問題進行了磋商,但此次商討未有任何實質性結果。同日,中日兩國外長在紐約再次就解決釣魚島問題展開會談,但最後也不歡而散。在聯大的演講中,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稱,「捍衛主權、領土和領海是國家理所當然的責任。我國也將按照國際法繼續履行這一責任」。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個別國家罔顧歷史事實和國際法,公然侵犯他國領土主權」,「卻試圖搬出國際法規則作幌子,這種做法自欺欺人。」 緊接著,野田佳彥在聯大記者會上表示,「無論是依據歷史還是根據國際法,尖閣群島(中稱釣魚島)都是日本固有領土。該問題不存在爭議。日方不會做出違背這一立場的妥協」(德國之聲中文網)。

缺乏信任、理性與智慧

日中目前對釣魚島主權爭執的加劇和升溫,主要因為日中兩國各自堅持自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立場,互不容忍和承認對方對該島提出的主權要求。野田佳彥在聯大的表態顯示,日本政府不願放棄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決心」。而中國和台灣方面最近的表現更表明,中國人決不會讓日本人佔有釣魚島及其列嶼。這就使得釣魚島爭端問題被提到「不得不解決」的地步。

日中台對釣魚島及獨島(竹島)主權的爭端不斷爆發的動因是:一、爭議各方互相猜忌,缺乏信任。中國的經濟崛起和軍事實力的提升,讓日本和其他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戒備和猜忌之心增強,從而紛紛在所謂「領土問題」上做文章,以「遏制」中國的「擴張」。二、中國逐漸「強大」後,一改過去其在「領土問題」上的保守態度(即擱置爭端和迴避解決問題),逐步開始在南海和東海領土紛爭上提高其訴求之聲,態度漸趨強硬,使得周邊國家對其防範之心倍增。三、中日兩國政府在各自內政危機壓力下,紛紛利用領土爭端刺激本國民族主義情緒,以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四、各國內部逐漸升高的民族主義情緒,又迫使中日台各方政府不能在「領土爭端」上有任何退縮。誰讓步,誰就下台或遭國人痛罵與不齒。這樣,就造成各方政府在釣魚島等領土問題上騎虎難下,不得不在爭端中寸步不讓。如此,釣魚島等領爭端便不斷升級,形成惡性循環和「無法」遏制的態勢。

歷史與責任

其實,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大陸或是台灣中華民國,都對造成釣魚島爭端及其懸而未決負有歷史和政治的責任。

1895年,日本通過不平等的《馬關條約》非法侵佔中國包括釣魚島在內的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二戰結束後,釣魚島由聯合國安理會責成美國託管。70年代初,美國撤走,將釣魚島交給日本而不是歸還給中國。這樣,日本就順理成章地將釣魚島「竊為己有」。而按照二戰後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應該將包括釣魚島等島嶼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土歸還給中國。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完全有條件對釣魚島提出主權要求,並索回該島及其附屬島嶼。但是,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同意聯合國安理會的委託,將釣魚島由美國託管,「自己放棄了釣魚島」(胡平)。

按胡平提供的資料,50年代周恩來曾聲稱,尖閣諸島(釣魚島)「在過去任何國際協定中均未曾被規定脫離日本」。「這無異於公開宣佈釣魚島不屬於中國」(胡平)。

70年代,日中建交,中國迴避和擱置解決釣魚島問題。之後,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都繼續擱置解決釣魚島問題,使得釣魚島爭端持續成為日中關係的定時炸彈和隱患。

解決爭端的途徑

日中釣魚島領土及其領海爭議是否能夠最終得到解決,首先取決於日本是否改變其在釣魚島爭端上的驕狂態度和放棄其「釣魚島是不存在爭議的固有領土」的立場,其次取決於中國大陸和台灣中華民國是否真有決心和誠意來解決釣魚島問題和是否有敢於承擔各自的歷史及政治責任的勇氣。

也就是說,如果日中台三方均有決心解決釣魚島領土爭端的話,其解決的途徑則必須是和平、理性和智慧的,即:只能以協議和對話等和平方式,以及避免用任何單方面或武力威脅的手段來尋求解決。任何武力和單方面的方式都無濟於解決領土爭端問題,都只能使問題更加複雜化和給爭執各方造成巨大損失。如果日中兩國都只是「固執己見」,不顧由此而造成的對各方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損失以及對亞太地區和平發展的破壞,那麼釣魚島爭端就無法最終得到解決。不管是將釣魚島爭端訴諸國際法庭,還是相互示威和以武力相要挾,只要日中雙方沒有決心去解決釣魚島問題和沒有勇氣去承擔各自的歷史責任,釣魚島等領土問題就將繼續或「永遠」地成為日中兩國關係及亞太地區和平發展的噩夢與隱患。

而要和平、理性和智慧地去解決釣魚島領土爭端,日中兩國還得減少相相互間的猜忌和疑慮,建立互信。這就需要日本放棄對中國大陸崛起的戒心和恐懼,中共方面則應該努力讓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有理由相信中國大陸「和平崛起」和不擴張與不稱霸的誠意(如習近平最近在東盟峰會上所表示的:中國與東盟各國需要相互信任、互補、與合作共贏,中國沒有「稱霸」亞洲的想法等),而台灣中華民國則應該回到馬英九總統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的立場上去(即:各方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和爭執,儘量尋求對話與共識,冷靜而理性地制訂各項解決措施與規則,等等)。最後,美國在日中釣魚島爭端上的態度與利益權衡,也是決定該爭端是否最終得以解決的關鍵。美國在未來日中領土衝突中可能的「介入」,對和平解決釣魚島問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建立互信,勇於面對歷史,尋求對話與共識,走互惠共贏之路,以及放棄驕狂與武力要挾,是決定日中兩國領土爭端能否最終得到「根本」解決的基準。願和平、理性、負責任和智慧最後能主導日中之間的領土爭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