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廣:《參選紀實》連載(20)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9月25日訊】作者按:《參選紀實》已於2012年8月在香港夏菲爾國際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現在發表第七章「台灣選舉」中的部分內容。

台灣的今天,大陸的明天

——台灣大選觀感

我曾九次去台灣,2000年還特地去台灣看了總統大選。熱情的台灣選民參加各種選舉活動,旗幟漫天、喊聲如雷,家家戶戶說選舉,夫婦、父子為選舉而爭論,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年台灣大選,我除了每天看《海峽兩岸》還從網上收看台灣電視,選情的迭盪起伏令我神往。3月22日投票,下午四點開始檢票,七點多國民黨宣布馬英九勝選。馬、蕭總部歡呼聲響徹雲霄,選民喜極而泣,民進黨承認落敗,謝蘇總部前的支持者也流出了悲傷的眼淚。對比大陸的選舉真是天壤之別,在大陸不管哪一級選舉,選民都非常冷漠。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別?觀察台灣的選舉,我覺得台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民意至上的台灣選舉

在台灣選舉中,民意得到充分的表達和尊重,民意至上是台灣選舉的核心價值。民意有多種表達途徑,投票當然是民意的表示,在這個之前,台灣的民意還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傳達出來:可以參加政黨的造勢大會,可以參加遊行,也可以用電話在電視節目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批評,這都是民意表達的大眾化形式。每個電視台、報紙都有一些名嘴、名筆,他們是民間的喉舌,收集民意然後發表出來。還有很多民意調查機構,隔三差五地通過隨機電話訪問調查民意,一些事件發生后他們會立即做民調,公布候選人支持度的變化,候選人辨論會前後都做民意調查,很多調查的結果和真實情況八九不離十。

因為怕民調不準,影響選情,投票前十天不準公布民調。但政黨內部還可以做民調,如藍營的四立委到謝、蘇總部踢館,馬英九的支持度下降4個百分點,於是他立刻出來公開道歉,多次大鞠躬,犯錯的一個立委被迫自動退黨謝罪。綠營庄國榮粗言批評馬英九的父親,使綠營支持度下降6個百分點,謝長挺馬上公開道歉。西藏鎮壓事件后,被認為「親中」的馬英九,支持度下降兩個百分點,馬立刻表態如果情況繼續惡化,他當選后可能考慮抵制奧運。

兩黨總統候選人經常關注民意,及時調整政策,民進黨提出「入聯公投」,支持要求加入聯合國的民意,國民黨不甘落後地提出了「返聯公投」。反觀大陸的選舉,看不到民意的表達,更看不到有什麼公開的民意調查,所謂的選舉只是任命制的另一種表達形式,根本沒有競選,當局逼著選民投贊成票,去年有個辦公室主任聽說我要競選人大代表竟嚇了一大跳。

高度透明的台灣選舉

台灣選舉的各個階段都是高度透明的。初選階段推舉候選人就有公開的競選活動,競爭者用各種方式發表自己的政見。民進黨四大天王為當候選人爭得不可開交,最後謝長廷與蘇貞昌相持不下,甚至一度翻了臉。國民黨候選人的推舉也是角逐激烈,最後馬英九和王金平各拉一票人馬,相持不下。馬英九獲得候選人資格后,王金平甚至批評馬英九不是本省籍而不願與他合作,結果馬英九隻得另擇副手,成立馬、蕭總部參加競選。

大陸決定候選人完全是暗箱操作,選民不知道候選人的政見和有什麼優缺點。台灣的投票過程、檢票過程完全透明,選票的形式在電視上進行廣泛的介紹,投票現場允許記者採訪並隨時報道。為防備有人做手腳,規定投、檢票必須在同一場所,按台灣的講法,票箱不能長腳,怕長了腳運送中作弊。這次大選投票結束后,馬上當場檢票,有人監票,記者的攝像機、照相機就在旁邊,隨時記錄、報道。這與大陸的直接選舉有極大差別,去年我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選基層人大代表,投票結束后票箱不知搬到哪裡去了,三天之內沒有公布結果,第四天上午才公布了指定候選人的得票數,獨立候選人得了多少票沒有數字,在哪裡開票?由哪些人檢票?誰都說不清楚。

司法獨立下的台灣選舉

台灣的選舉體現了司法的獨立和效率,很多有爭議的問題和案件都能在司法程序內得到公正、及時地處理。如馬英九的特別費案,雖然綠營要求判刑,但二審合議庭認定無罪,使他有了參選資格,最後當選總統;再如大選投票最後一天,民進黨控告國民黨耗費四億新台幣雇車接送選民,是變相買票,法院及時公開澄清,斷定該行為不違法,從而使選舉能正常進行。

大陸在基層選舉中出現了很多組織者違法違規的現象,法院應該受理,如2007年我向區法院控告基層人大選舉組織者侵犯我參選的權利,他們竟電話回復「我們不受理選舉案件」.一般的競選者只能忍受這種不公正的待遇。

競選和競選文化

振興經濟要實行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平等競爭,企業之間、商品之間要平等競爭。我們推行市場經濟已經二十年了,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政治上平等競爭?競爭會給經濟帶來活力,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政黨、政治人物的競爭不是同樣會給政治帶來活力嗎?從台灣選舉中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有了競爭的環境和規則,在競選中就能出現一批政治上的精英、活動家和一些有活力的能夠代表民眾的政黨,成熟的政黨和政治人物必須經過競選的洗禮。政治上的壟斷、各級政治領導人自上而下的任命制,只能維持一個極權的統治,製造腐敗,政黨和政務官員的良性競爭還能提升他們的素質,清掃污垢,淘汰政界的落伍者。一個政黨壟斷政權、拒絕外界的批評和制約,必將走向腐敗、腐朽,現代政黨必須經過競選的洗禮才能誕生。

台灣的經驗是大陸的榜樣

多年來在大陸禁談台灣經驗,不但經濟不能談,政治上更不準談台灣經驗。現在大陸危機四伏、貪腐遍地,有識之士已看到大陸必須進行重大的「變革」,沿著什麼方向變?就是自由化、民主化。政治和經濟都需要反壟斷、提倡競爭,在競爭中變革,國人迫切需要方向和燈塔,這就是與我們同種同文、一海相隔的台灣。

台灣選舉后,美國布希總統發表評論,說:「台灣再次展示了民主自身的力量和活力」,他稱台灣是「亞洲和世界民主的燈塔」,評論很精準,台灣當然也是大陸的民主燈塔,是大陸的榜樣。大陸和台灣很快就會三通,很多人有去台灣觀光考察的機會,觀光什麼?可以看山看水、遊覽市容,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去看看、體會一下台灣的制度、文化及各界人士的素養。

在談及政治改革時,人們往往抱怨中國有很多不利因素,如大陸缺少西方文化的影響,缺少和歐美的接觸,缺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很多人忘記了,就在我們身邊還有台灣和香港,這兩地正是中華民族接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優秀代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定繼承者。現在讓我們通過兩岸關係改善的機遇,去接觸現代民主文化和優秀的傳統,用以推進我們的民主化、現代化。

台灣原來是一黨獨大的威權統治,二十年前在蔣經國的主導下和黨外人士的推動下,取消黨禁、報禁,走上 了民主化的道路,因為缺少經驗、缺少民主社會所要求的政治人物,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和波折,但經過二十年的拼搏達到了現在的成熟。台灣走過的路值得我們認真觀摩、學習、總結,台灣應該成為大陸民主化的楷模和榜樣,台灣的電視應該在大陸轉播,報紙應該允許大陸居民訂閱,至於網路更不應該封鎖。關於這方面的意見,我在十年前就曾向國務院提出建議,但至今沒人搭理。

大陸渴望政黨和平輪替

台灣從1996年開始第一次總統直接選舉,至今已完成了四次直選、兩次政黨的和平輪替。2000年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總統,實現了台灣的第一次政黨和平輪替,這次馬英九以58%的得票率再次使國民黨成為執政黨,實現了第二次政黨輪替,既沒有暴力事件,也沒有群眾對抗。選舉結束當晚謝長廷祝賀馬英九,馬英九也向謝長廷致意,並允諾將把謝長廷提出的某些競選綱領納入自己的執政政策中。

陳水扁執政後期政績不理想,弊案多出,使民意支持率急劇下降,民眾發出政黨輪替的呼聲日甚一日。國民黨抓住時機,提出「向前行、拼經濟」口號,符合選民意願,最後贏得選舉,得票率是四次民選總統中最高的,超過民進黨17個百分點。民眾用選票把國民黨推到執政黨的地位,也用選票懲罰了陷入墮落的民進黨。

在大陸掌權五十九年的執政黨,犯過許多重大的錯誤,帶來一場場的災難,現在貪腐遍地、民怨四起。人們在苦苦思索,大陸為什麼不能出現政黨輪替?大陸很多人渴望政黨的和平輪替,輪替必須開放報禁、黨禁,但如何開放,我想還是要靠國人的觀察、思考、交流和爭取。

台灣選舉與香港遊行的蝴蝶效應

台灣熱鬧的三合一選舉產生蝴蝶效應,投票第二天香港發生二十五萬人爭普選的大遊行,得不到北京的滿意答覆這種效應可能會年年出現。為什麼台灣一人一票的普選會那麼吸引人?

為什麼現在香港要爭普選?

有人問英治時期香港不爭普選,為什麼回歸大陸后要爭普選?其實問題很簡單,英治時期的英國政府是在普選基礎上產生的政府,能選派比較清廉和稱職的香港總督,而北京政府是建立在極權統治之上的政府,無須對民眾負責,它指派的特首和英國政府派遣的總督有本質區別。因此香港有必要為爭普選而奮鬥,如果任由北京指派特首,日久必生腐敗,而且會使一些昏庸無能、只會溜須拍馬的人當上特首。

港人爭普選的大遊行

12 月4日香港五十個民間團體發起爭取香港普選的大遊行,二十五萬市民參加,退休高官陳方安生女士以平民身份參加遊行,她是前香港政務司司長,其官職僅低於特區首長。陳方安生女士在香港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香港人的良心,接受採訪時她強調,她是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參加遊行,她希望當局在普選上給予明確的目標和路線圖,以便港人有充分的準備。

陳方安生參加爭普選的遊行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她代表了眾多香港市民和各級官員的心聲。

大陸希望在港台

十六年前蘇聯解體、東歐易幟,開啟了這些國家自由民主化的大門,很快建立了一人一票直選國家元首的選舉制度。但大陸的民主運動卻在1989年遭到血腥鎮壓,之後官方反自由化、反民主化的聲調甚囂塵上,一些知識分子拍馬溜須地說什麼中國文化中缺少自由和民主的傳統,中國傳統文化和歐洲文化不同,中國還沒有條件實行民主制度。但事實勝於雄辯,台灣早在1996年就實行了總統直選,至今已進行了三任總統的直選,實現了執政黨的和平更迭,普選已成為台灣民眾表達民意的最好方式之一。

台灣選舉的蝴蝶效應

台灣選舉波及最快的是香港,香港是自由世界,台灣電視等媒體可在香港自由播放,港台之間每天有幾十次航班,航程僅一小時,現代通信和交通縮短了兩地的距離。台灣選舉的盛況傳到香港,港人自然會問台灣能直選總統為什麼我們不能?台灣12月3日進行三合一選舉,第二天香港就有二十五萬人上街遊行爭普選,台灣的選舉活動成了香港遊行的預演。如果北京當局不能拿出令港人滿意的路線圖和普選日程表,明年台灣選舉台北、高雄市長,後年選舉立法委員,大後年選總統,香港很可能在他們投票第二天再舉行爭普選大遊行,到那時恐怕就不是二十五萬人了。

2003年之前,北京當局逼迫香港為「23條」立法,企圖蠶食港人的自由權利,香港五十萬人上街遊行反對,「23條」立法只得終止。港人強烈要求特首直選,在港人強大的民意衝擊下北京會再次退縮,還政於民。香港居民的素質絕不比台灣人差,他們既有中國的優秀傳統也有英國法制的熏陶,憑什麼台灣可以在1996年直選總統而香港不能在十年後普選特首?

北京害怕蝴蝶效應

北京最怕的是台灣選舉、香港大遊行產生的蝴蝶效應會波及大陸,所以千方百計得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封鎖信息。大陸當局對台灣的民主選舉極力封鎖消息,中央電視台有個《海峽兩岸》節目,在選舉最後時刻停播了對此的報道和評論。香港二十五萬人遊行的消息被大陸嚴密封鎖,據朋友電話中說,深圳原本能看到香港電視,但關於這次遊行的報道都被切掉了。

大陸蝴蝶會起飛

台灣選舉、香港遊行,這些信息會通過網路和廣播穿過封鎖而傳入大陸,而且大陸和台灣之間僅是一海相隔,每年都有幾十萬台商台胞到大陸,最近台灣已經開放大陸人赴台旅遊,民主選舉的信息怎能被以一手遮住?大陸和香港也只是一河(深圳河)相隔,很多省市已開放了去香港的自由行,信息如何瞞得過世人?

中國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只有傻瓜才相信一隻手能遮盡天下人的耳目,港台爭取自由民主的蝴蝶效應早晚要波及大陸。君不見臨近香港的廣東番禺縣太石村,為罷免村官而鬧得不可開交。山東濟南的近郊殷林村民為自由選舉村委會而抗爭五年,最後大獲全勝,四人競選團隊全部當選,以村黨支部為代表的人全部落選。現在中國大陸蝴蝶正在試飛,我相信總有一天台灣、香港的蝴蝶效應會在大陸形成鋪天蓋地的民主潮流。

台灣哪年直選鄉鎮長?

我多次去台灣,常聽朋友說他們那裡很早就直選鄉鎮長了,最近查了一下才知道:

1950年,台灣開始直選鄉鎮長;

1951年,台灣開始直選縣市長;

2009年,已經進行了16屆這樣的直選。

事過六十多年,中國大陸,不但縣市長沒直選,就是小小的鄉鎮長也不敢放手直選,現在只開放了一個職權很小、不拿工資、兼職的縣區人大代表的直選。就是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選舉,當局還要嚴防死守,不給異見人士留下空隙,不惜大舉動用公安暴力干預,關押、抓捕、囚禁獨立參選人。大陸在選舉進程上至少落後台灣六十多年,而且在「維穩」喧囂中看不到任何改革的跡象。真是可悲!可嘆!

現在台灣不但可以直選市長,還可以直選總統。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開始推行一套選舉制度,鼓勵民眾參選。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非黨人士通過選舉當上了台灣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市長。台灣和大陸在選舉上為什麼差距這麼大?——關鍵是當權者的理念和追求。如果當權者要建立民主、法制、憲政的社會,當然要從推行直選開始,制定出直選日程表。如果當權者只追求少數人的權勢、既得利益,他們就會把直選看做不穩定因素,是洪水猛獸。

有人說大陸民眾素質低下,不能直選——假設這一自輕自賤的卑賤心理真的成立,那麼請問,素質為什麼低?難道素質不是在參与中提高的嗎?誰都知道小孩子學走路要從爬行、跌跤開始,如果讓孩子整天跪著、躺著,他能學會走路嗎?大陸的領導者應多向台灣、向民主國家學習,不要把「民眾素質差」當做借口,逆歷史潮流而行。

很多人在討論台灣民主化的時候都談到了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蔣經國開放黨禁、報禁,其二是反對派的抗爭。現在看來,六十年前國民黨政府就推行基層直選、開始建立選舉制度,這也是功不可沒的。

現根據維基百科上的相關資料介紹,將台灣基層直選進程羅列如下:

1950年

10月29日 第1屆鄉鎮長直接選舉(3個縣市)

1951年

2月25日 第1屆鄉鎮長 直接選舉(其餘縣市)

4月1日、8日 第1屆縣市長 直接選舉

1952年

12月21日 第2屆鄉鎮長直接選舉(1個縣)

1953年

2月15日 第2屆鄉鎮長直接選舉(大部分縣市)

1954年

2月7日 第2屆鄉鎮長直接選舉(其餘縣市)

3月21日 第2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55年

12月18日 第3屆鄉鎮長直接選舉(1個縣)

1956年

2月5日 第3屆鄉鎮長直接選舉(大部分縣市)

1957年

1月20日 第3屆鄉鎮長直接選舉(其餘縣市)

4月21日 第3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59年

12月6日 第4屆鄉鎮長直接選舉(大部分縣市)

1960年

2月14日 第4屆鄉鎮長直接選舉(其餘縣市)

4月24日 第4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64年

1月26日 第5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4月26日 第5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68年

1月21日 第6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4月21日 第6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72年

3月21日 第7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3月17日 第7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1973年

11月19日 第8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第8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1981年

11月14日 第9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82年 第9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1986年

2月1日 第10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第10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89年

12月2日 第11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90年

1月20日 第11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1993年

11月27日 第12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94年

1月29日 第12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12月3日 第1屆台灣省長直接選舉 

第1屆直轄市長直接選舉

1997年

11月29日 第13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1998年

1月24日 第13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12月5日 第2屆直轄市長直接選舉

2001年

12月1日 第14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2002年

1月26日 第14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12月7日 第3屆直轄市長直接選舉

2005年

12月3日 第15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第15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2006年

12月9日 第4屆直轄市長直接選舉

2009年

12月5日 第16屆縣市長直接選舉  

第16屆鄉鎮長直接選舉

2010年

6月12日 第5/1屆直轄市長直接選舉

台灣總統直選選舉歷程:

1996年 台灣總統直接選舉

時間:1996年3月23日

總統當選人:李登輝(國民黨)得票數:5,813,699票當選。

台灣首次總統直選。

2000年 台灣總統選舉

時間:2000年3月18日

總統當選人:陳水扁(民進黨)得票數:4,977,737票當選。

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2004年 台灣總統選舉

時間:2004年3月20日

總統當選人:陳水扁(民進黨)得票數:6,471,970票當選。

2008年 台灣總統選舉

時間:2008年3月22日

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國民黨)得票數:7,658,724票當選。

2012年 台灣總統選舉

時間:2012年1月14日

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國民黨)得票數:6,,81,139票當選

民主是腐敗的天敵——評台灣選舉縣市長

台灣的縣市長選舉

台灣選舉縣市長,12月3日晚出來結果,國民黨大勝得十四席,民進黨只得六席,原來民進黨主政十六年、人口近四百萬的台北縣,在激烈爭奪中也敗給國民黨。民進黨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島內評論多認為關鍵原因是一系列弊案,如高捷弊案、陳哲男圖利案,這些弊案被揭露、證實后民進黨候選人的支持率急劇下降。

一個政黨上台執政,能否保持廉潔、遏制腐敗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不管台灣還是大陸,民眾對官員的腐敗都是極為反感的,台灣的選民可以用選票反對貪官,對反腐不利的執政黨投不信任票,大陸沒有這種條件。

民主政治是反腐之本

民進黨選舉大敗後會反躬自省,從如何遏制內部腐敗上總結教訓,不管以後陳水扁是否當權,他們為了黨的生存必須反對腐敗、清除貪官。在民主社會,一個政黨要想執政就必須尊重選票,尊重選民的意向。在一個沒有民主選舉的國家,公務人員仰仗的不是選票而是上級的青睞、提拔和任命,縱有再多劣跡只要上級不找麻煩就可穩如泰山地當官。一個貪官可以用貪污多得向上級行賄,從而官運亨通,貪污不但沒有風險還有了行賄、晉陞的資本,在這樣的社會中只會使貪官越來越多,民主政治才是反腐之本。

多黨制和反貪污

台灣現在多黨制已經形成,在野黨為了上台就會千方百計地揭露執政黨的弊案,這種政黨間的互相揭發使政府官員不敢貪污腐敗,因為反對黨隨時注視著他們,即使清廉尚且難免被抹黑,如果真有劣跡怎能掩蓋、私了。

何日能見大陸的多黨民主

台灣五十年代開始縣市長直選,八十年代開放黨禁,出現了反對黨。大陸至今不見縣市長直選規劃,誰要成立反對黨誰就犯了「顛覆罪」,這種背景下的「反腐倡廉」,說得好聽點是「走過場」,說得不雅點就是 「遮羞布」。

中國古代帝王為了穩住江山,派手持尚方寶劍的欽差大臣查辦貪官,結果卻是富了欽差,貪官越查越多。現在大陸腐敗遍地,有人說無官不貪,不貪不能當官,大陸司法、紀檢、反貪局的腐敗都已浮上水面,怎樣從根子上治理?

大陸當局應順應潮流

制止官員腐敗,離開了民主選舉,離開了多黨制,誰也無能為力。大陸當局本應順應潮流,推進民主選舉。但現在不但看不到當局的任何動靜,而且對台灣的民主選舉極力封鎖現場信息,使人很難看到台灣選舉的直接信息和有關制度。看到的一點報道也只是「台灣的劣質選舉文化」,報道必須不妨礙自己的「偉大、光榮、正確」,這樣的態度怎能前進,怎能不被淘汰?

台灣選舉與上海大火

台灣五都選舉熱火朝天,上海發生特大火災,使人聯想,如果大陸官也能像台灣那樣接受選民的「判決」,他們就不會對市民的生命如此冷漠了,選票將會教訓官員。

台灣選民怎樣教訓官員?

台灣幾乎每年都有選舉,有市長、縣長選舉還有議員選舉,想要當官先要過選舉關。當了官要向選民負責,做好了是本分,做壞了就請下台。有的官員為了不得罪選民、受到究責,主動辭職,這種辭職也會獲得一點好評。如台灣司法部長遲遲不批准死刑犯的執行(她主張廢除死刑),民眾抗議,她就辭職。有位官員在風災期間晚上為岳父祝壽喝了酒,選民追究責任,他也辭職,沒有大錯下次還可以再選。

台灣選民用選票教訓官員更是常有的事,這次五都選舉,大高雄的選舉人陳菊,因水災救援時在辦公室睡了一會,被選民究責,他手下的兩名官員起草文件時為他掩飾,被選民告上了法院。台灣官員所以小心翼翼,是怕受到選民的懲罰,他們對上不必唯唯諾諾,對下卻必須恭恭敬敬,這就是選舉的效果、選票的威力。

大陸官員膽大妄為是因缺少選民的教訓

大陸公民沒有選舉官員的權利,他們不能用選票來教訓官員,所以官員對民間的疾苦、民間的意向、民間的憤懣可以置之不顧,膽大妄為。11月15日,上海大火燒死了58人,還有失蹤的幾十人至今沒有下落。這次火災的原因是高層官員管理上存在重大失誤,但官方就是不願意揭露真相,封鎖媒體,打壓異見人士。這些都是因為官員沒有選民監督,不必顧忌選票的懲罰,所以敢膽大妄為。

台灣每次發生重大災情,官員都在第一時間表示關切,並馬上啟程前往現場處理有關事宜。上海的市長和書記,大火發生的現場和市政府都在市中心,相距不到半小時車程,大火燃燒7個小時他們不到現場。第二天凌晨從北京趕來的公安部長到現場后,他們才想到去看看,到第四天才去醫院探望傷者和死難家屬。為此在他們掌控的《解放日報》上登了一篇有527個字報道,其中卻出現了33個官員的名字,包括市長、書記、副市長、副書記等等。上海的媒體成了官員作秀表功、拉幫結夥的工具,充分表現了他們的傲慢和漠視生命的官僚作風。

這次起火的是教師公寓,受難者中有很多老教師,為什麼不報道他們的名字?官員眼中還有死難者嗎?也有人說他們怕引起大學生的憤怒,而大學生是官員最頭痛的群體,如果他們上了街,會造成很大影響。

上海市民用行動教訓官員

上海大火,市領導官員無動於衷、懈怠作秀,引起民眾的義憤。事過七天,在遇難者「頭七」(11月21日)那天,市民湧上街頭,到膠州路教師公寓獻花祭奠死者。民眾聚集,官方報道有10餘萬人,民間報道陸續到場的有20多萬。這是一場民意的表達,他們悼念死者實際上也是抗議抗議,是一場不叫「示威」的示威,不喊「抗議」的抗議。現場有人喊出了韓正市長辭職、俞正聲下台的口號,對這樣的重大事故,不能只是做一些空洞的檢討來應付了事,必須有高層官員來承擔責任。

民眾的示威明顯起了作用,第二天(11月21日)上海市召開常委會議,在會上市長第一次表示自責,承認在工作當中存在失誤。這是前一天上海市民集體維權的結果,又過了兩天市府公布賠償方案,死者每人賠96萬元,燒毀的房屋按市價賠償。這都是十多萬民眾聚集的結果,沒有行動哪來的首長檢討?

要求市領導下台辭職

上海十余萬人到教師公寓前悼念死者,其中除少數死難者的親友外,多數與死難者並無關係,這些人之所以趕來悼念是出於公民的良知,他們也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多年來上海市民各個階層權益受到嚴重侵害,無處傾訴,上海的暴力拆遷事件全國名列前茅,到北京上訪的訪民被「國寶」押回上海並關進黑監獄,上海的經租房產權受到掠奪,幾十年來申訴無門,返滬青年有關政策得不到落實,農民工的人權沒有保障,大學生苦於就業難,官場貪污腐敗數不勝數,官員巧取豪奪,有的房產竟達十幾套之多,各種敲詐勒索、工程承包層層套利是盡人皆知的事實。這次上海大火,公民意識被喚醒,以悼念死難者的名義走向膠州路教師公寓,聲勢浩大,這充分說明,對政府的抗議民間早已是蓄勢待發。

比較1976年天安門事件

1976年周恩來逝世,清明節時北京民眾借悼念的機會,百萬人到天安門廣場送花圈、掛輓聯,極大地震動了高層。高層無法平息民憤,給他們扣上「反革命集團」的帽子,抓了上百人,結果還沒來得及判刑,抓人者就成了階下囚。借悼念之機表達民意的人很快獲得釋放,他們成了英雄,後來中國出現了平反冤假錯案、經濟體制改革、政治上的寬鬆局面。

現在上海當局極力打壓民間的力量,上海律師鄭恩寵在上海大火之後,向海外媒體揭露了大火的原因和官場的腐敗,結果被抄家,家中的兩台電腦被抄走,而且對他進行了第79次傳喚。上海很多訪民被關在家中,阻止他們去悼念,這些都是違法活動,說明他們在強大的民意潮流前面理不直氣不壯。

鄭恩寵律師提出上海市長韓正應該引咎辭職,在幾天前的悼念活動中很多參与者喊出了韓正辭職、韓正下台的口號,這是正確、合理的要求,上海市長應該為這次大火擔負領導責任、政治責任。上海市民的要求,一是對死者賠償,二是公布真相,包括火災的真相、官員和官場的真相,三是市長、書記辭職。后兩項要求不僅是為撫慰死者家屬,也是想改變官場的現狀。官員最珍惜烏紗帽,當他們知道市民的抗議和集會能使他丟掉官職的時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關注民意,才會知道民意的厲害。

上海大火死難者的「二七」、「三七」即將到來,人們應該會再度維護、展現自己的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