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收入分配改革 呼萬喚不出來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9月21日訊】9月14日,有兩份研究報告對外公佈,一份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發佈的《2011中國薪酬報告》;一份是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的《社會管理藍皮書——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報告》。兩份研究得出的結論一致,就是中國貧富差距繼續擴大。

《2011中國薪酬報告》顯示,居民收入增長遠遠低於財政收入和企業收入增長,居民收入佔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在降低。而《社會管理藍皮書》比較了當前的各類收入差距。比如,城鄉居民收入比是3.3倍,而國際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業之間職工工資最高與最低相差15倍左右;上市國企高管與一線職工收入差距18倍左右,國有企業高管與社會平均工資相差128倍。收入最高的10%人群與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在2007年為23倍。除了工資收入的差距,在財富佔有上也是高度不平衡,諸如房產、證劵等等。結論是:這是一種兩極分化的社會結構。

即便如此,收入兩極的真實差距還是被低估了。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在2010年發佈的關於灰色收入的研究,更讓人們信服。灰色收入的存在,使得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結構和機制更加混亂和扭曲。基於2008年幾千戶城鎮居民的收入和支出調查分析,城鎮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至少在統計局數據的3倍以上。王小魯估算當年大約發生5萬多億灰色收入。按照統計局數據計算,城鎮居民收入最高10%的家庭和最低10%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大約9倍,而加上灰色收入之後,則是26倍;再把農民算上,將是60多倍。雖然國家統計局對於計算衡量收入差距指標的基尼係數諱莫如深。但是,不同的研究計算都得出基尼係數接近0.5%的結果。也就是說,中國是世界上兩極分化相當嚴重的國家。

一面是日益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面是國家發改委起草八年遲遲出不了台的收入改革分配方案。早在2004年,發改委就開始起草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分別在2010年初和2011年12月,將方案上報國務院。據說所涉及問題包括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工資正常增長和最低工資標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收益分享制度、公共資源出讓收益的全民共享機制、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國有企業金融機構高管人員薪酬管理以及公務員津貼補貼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等等,但是,兩次討論均未獲得通過。

今年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承諾本屆政府任期最後一年,一定要出台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總體方案;5月,發改委又拿出一稿,還是因為擺不平各方利益關係而沒能討論。最近,有媒體說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將於10月份出台。它究竟能不能出台還是個問號;即使出台,也可能是大打折扣不解決問題的方案。因為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涉及深層制度基礎和眾多相關利益部門。沒有政治體制改革,沒有向國有壟斷企業揮刀的決心,根本不可能改變既有的分配格局。

好在十月在前,馬上就會揭曉:千呼萬喚能出來嗎?喚來的是個什麼東西?敷衍了事還是動真格?對於因權力尋租帶來的收入分配不公,財政敢不敢公開透明;政府能不能公佈其掌握的公共資源,接受人民質詢?如何保障起點公平,和勞動者的初次分配?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