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剖析愛國暴民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9月16日訊】 反日活動席捲全國,愈演愈烈,到處砸燒日系車,侮辱、毆打日本在華人員,洗劫日本商店,眾多人歡呼雀躍,無不大呼「過癮」「解恨」「爽」!

我們常說,歷史總是驚人相似。這使我不得不想起百年前的義和團運動,被官方稱作「一場農民階級抗擊外來侵略和封建勢力的愛國運動」。仍然鮮有人瞭解那場運動中的細節,發自山東和河北的義和團運動,直接的動因是有組織的白蓮教背景的農民,在「洋教士取男童元精」「教會吃人肉」的迷信謠言的蠱惑下,掀起的一場暴民動亂。他們所過之地,所有的教會都遭到洗劫和破壞,教士也遭到迫害和殘殺。一些無理性的知識分子竟然不斷鼓動,朝廷也不斷縱容,促使義和團更加喪心病狂,發展到高潮。盲目的排外,表現為以排斥一切外國的器物和文化。義和團殺進北京,四處燒殺搶掠,幾名逃跑的學生因為身上攜帶「洋紙」一張,「洋鉛筆」一支,全部死於刀下;一戶八口之家,因為搜出一盒「洋火」(火柴),盡遭屠戮。

之後,出現了西方歷史中的「各國聯合出兵保護使館教會行動」,也就是我們的「八國聯軍侵華」。之前受盡義和團迫害的人,又加入了八國聯軍的隊伍,與外國人一起屠殺義和團,搶劫北京城。這一來一往,義和團之亂造成的死亡人數要以百萬計數,且基本都是中國人殺中國人,至今竟仍被定位為愛國,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今天會出現這麼多「愛國賊」打砸搶了。

愛國,也分為愛國者和愛國賊兩種。既然是賊,就少不了損人利己,少不了燒殺搶掠,少不了殘害他人,沒有的,是道德心、仁慈心。

在反日活動中從深層次暴露出中國社會缺乏現代精神,仍然是野蠻的,不是一個真正的文明社會。

首先,缺乏道德。

儘管這群暴民站在「愛國」的道德高位上,但他們的內心無不是自私、冷漠的。梁啟超說,中國人只有私德,而是缺乏公德的,公德缺乏,只因私德有大缺陷。看起來是愛國,實際上是洩憤,看起來是反日,實際上是侵害同胞。難道有道德的人會砸別人家的汽車?打著抗日的旗號侵害別人,洩一己之憤,與公交車上「不讓坐」就扇巴掌,邏輯上有什麼分別呢?

其次,缺乏法治精神。

我們嘴上雖然說,法律高於一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們譴責任何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但只要愛國便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平時砸車應該追究,因為不是出於愛國,只要說,我砸的是日本車,不僅可以砸,還可以燒,可以掀翻。這便是暴民們的邏輯。此時,法律已經被他們踐踏,我堅信,如果政府再放鬆幾天,這群暴民打不到日本人,就會開始殘害使用「索尼、松下、豐田、本田」日貨的同胞,這便是愛國?沒有法治精神,任何所謂道義,都是站不住腳的。

再者,缺乏尊重人權、自由平等的現代觀念。

在打砸搶的過程中,我看不出有絲毫對同胞的眷顧,也看不出有對個人生命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的尊重。你砸掉的車,是同胞省吃儉用攢出的血汗錢買的。你砸掉的商店,是同胞賴以養家餬口的飯碗。平時口口聲聲要人權、要自由的這群人,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露出的竟然是強盜的嘴臉,我不禁慨嘆人性的自私與冷漠。這群人,有幾人去砸掉自己的相機,拆掉自己手機裡日本生產的芯片和顯示屏,你甚至應該去砸掉自家日本人最先發明的液晶電視和液晶電腦顯示器,我堅信,以暴民的邏輯,國家強盛指日可待,釣魚島的收復也僅需彈指一揮間。說到底,仍然是當「婊子還立牌坊」人格缺陷的表現。

還有,缺乏公民教育和基本人文歷史知識。

缺乏人文知識,再沒有法制意識,便很難有人文關懷。那種階級鬥爭的歷史觀滲透進無數中國人的思想中,像毒瘤一樣,助長人們相互之間的仇恨。今天的人們不懂得真正的歷史不是一刀切的歷史,不懂得對歷史的定位標準不只有所謂「是否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更不懂得歷史是眾多偶然因素共同促成而非只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馬克吐溫說:「不讀好書的人不比不讀書的人強多少。」我們沒有良好的公民教育,也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權利的尊重。我們沒有真實而溫和的人文歷史教育,也就沒有對真實歷史邏輯和國家命運的認識。仍然有多少人相信「我們在裝備極端落後的情況下戰勝了日本侵略者」,1945年,日本侵佔中國領土達到大半個中國,距離重慶也僅有幾百公里,若不是蘇聯的南下和兩顆原子彈,你真的相信中國能戰勝日本?這種靠獨立意識和犧牲精神能戰勝先進武器的錯誤歷史觀,何時能被糾正?

造成以上這些的原因,恐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

從政治制度的角度看,一個追求正義和優良道德的制度對現代公民的教育作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有道德和現代精神的公民只能從現代制度中產生。不要說,今天的打砸搶和政治改革的滯後沒有關係。試問,公權力侵害人權的現象難道能在人們心中產生寬容?對生命尊嚴的漠視難道會產生理解與熱情?腐敗和貧富差距的極端化難道會產生人們對相互之間財產權的尊重?政府的誇大政績的宣傳難道不會使國民產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霸主」的認知?這些問題顯然值得我們思考。

從社會群體意識角度看,中國威權主義下,對社會的全面控制導致缺乏社會組織,人們面對的不是溫和、團結的社會團體,而是冷冰冰的政府權力。這種市民社會的缺失曾經使人們過度相信政府,卻又使人們今天過度懷疑公權力,民粹主義迅速在網絡上氾濫,官方卻提出要爭奪微博等新媒介的主流領導權,堵塞民眾政治表達渠道、限制民眾正常利益維護渠道的統治觀念,無疑是製造定時炸彈。當下的反日暴動是一種民粹主義的極端化結果,一旦被部分人組織利用,在外交惡化的刺激因素和個別國家的支持下,很容易將矛盾爆發點由對日本轉向政府,後果將不堪設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也必將付之東流。

社會貧富差距與政治腐敗問題導致的不滿情緒與民族主義不斷融合而產生出的民粹主義思潮幾乎成了網絡上的主流聲音,這種扭曲的社會意識中不僅帶有極端化傾向,同時也帶有政治文明衰退的專制、獨裁、暴力等烙印,而且逐漸走出網絡而產生極端化行動,必須警醒。

文章來源:《一五一十部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