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館遇襲 羅姆尼痛批奧巴馬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9月13日訊】(新唐人記者天一在線報導)民主選舉是一場此消彼長的競賽,只有主動打擊敵人,才能提升自己。反之,如若選擇偏安一方、坐以待斃,那就只有被動挨打的份。這個規則在今天顯得更加重要——在這個兩黨分裂愈發激化的時代,候選人要想取勝,必須抓住對手暴露出的每一絲破綻。

美東時間週二(11日)晚間,美國駐利比亞使館遭遇極端分子襲擊,大使克里斯•史蒂文斯(Chris Stevens)與三位工作人員喪生。這是一場悲劇的外交事件,但也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提供了一個可以攻擊奧巴馬的機會。

羅姆尼一改平日外交冷淡的形象,在周三早時出面指責奧巴​​馬的回應不夠強硬,痛批其“道歉式的語氣”,甚至“同情攻擊者”。

在使館遇襲後,國務卿希拉里和奧巴馬先後對遇難者表示了哀悼。無論他們的反應是否得體,羅姆尼自己語氣和態度的改變則昭示著這是2012年總統大選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羅姆尼批評奧巴馬政府時,似乎永遠拋不開“經濟”和“醫保”等內政字眼。在被媒體追問“外交”和“軍事”等國際問題時,羅姆尼能迴避就迴避,迴避不得就打官腔。

在兩週前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羅姆尼沒有一句話提及還在阿富汗浴血奮戰的75000名美軍士兵。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今天,如同如夢初醒一般,羅姆尼在外交政策上選擇了反客為主,通過此次利比亞事件,一把將美國外交不力、安全受脅的責任全盤推到奧巴馬身上。他不僅譴責了當權政府對本次事件的回應,還擴大了打擊範圍,批評了奧巴馬在埃及、利比亞、以及整個中東地區疲軟的外交政策。按照此消彼長的規則,此時在選民眼中,羅姆尼正試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位更合適的國際領導人。

李世民曾說過,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羅姆尼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身後有一支龐大的競選團隊為他出謀劃策。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唐太宗李世民,但他們也一定會認真學習近代美國的歷屆選舉,從中吸取各種經驗和教訓。而對羅姆尼2012來說,最重要的課程非1980年總統大選莫屬。

於是,共和黨在代表大會中“遺忘”了他們的前總統小布什。這不是疏忽,而是事出有因——不僅由於小布什政績實在太差,連共和黨人都羞於提及,也因為裡根總統確實是一位理想中的右翼候選人(特別是對羅姆尼來說)。裡根雖然也沒有很豐富的政壇資歷,但是他能用外表和雄辯把在任總統卡特刻畫成一隻軟弱的待宰羔羊。如果奧巴馬要模仿羅斯福或者肯尼迪,那麼羅姆尼就要模仿裡根。

2012年的利比亞使館遇襲,不就是1979年的伊朗人質危機再現嗎?

對左翼民主黨一邊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這兩場危機有著根本上的區別。此外,他們也一定會批評羅姆尼對此事的反應過激。

是的,如果單純從大選的角度來說,羅姆尼把這場突發外交事件破格“選舉化”確實有些過分。但是,即使這番言辭有千萬般不是,羅姆尼的全新態度和策略是完全正確的。羅姆尼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因為他要效仿的是裡根,而不是卡特。

裡根非常精於此道:批評敵人的缺陷以掩蓋自己的缺陷。

在裡根將卡特總統推下政壇22年後,羅姆尼的政治履歷上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弱點,一是他脫離普通人的奢華生活,二是他外交政策經驗的缺乏。選戰如此殘酷,這兩方面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奧巴馬競選團隊的攻擊標靶。羅姆尼目前在選舉中落後,他需要調整策略才能翻身,所以他不能浪費每一個機會。

然而,個人生活和外交政策也有本質上的不同。私生活是羅姆尼的“硬傷”,羅姆尼一家賺到上億美金已是生米煮成熟飯的鐵打事實,羅姆尼可以說他們以前吃過很多意大利面和三文魚,但是羅姆尼本人的“富豪”形像在民眾眼中已經很難改變。相反,外交政策是羅姆尼的“軟肋”。雖然的確沒有正式的外交經歷,但是這可以被一定的外交經驗和知識所彌補。

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今天離總統候選人辯論會還有55天,羅姆尼已經端正了態度,但是還有一些外交知識需要惡補。與奧巴馬相比,只有“國際商業經驗”是遠遠不夠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