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連載】《民族英雄蔣介石》(二十八)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9月12日訊】【導讀】真實的蔣介石雖然並非道德完人,也非聖人,然而卻不失為一個仁心有餘的正人君子,堂堂正正的英雄偉人。他的一生時而波瀾壯闊,時而波濤洶湧。本來他完全可以引領中國人民走出受列強欺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不幸的是,由於邪惡至極的共產黨惡魔的強力干擾,竟致壯志未酬身先死,以致大陸中國人民迄今仍真正生活在毫無法律保障,沒有自由,沒有人權的水深火熱,道德淪喪的罪孽深淵之中。

本書根據英美各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的相關二十餘部專著綜合編譯 ,著重參考了日本中日關係專家Keiji Furaya的經典名著《蔣介石:他的生活與時代》,張戎女士之《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辛灝年博士之《誰是新中國》和美國專家喬納森之《蔣介石大元帥和他丟失的國家》與《一個偉大的強國興衰史》,及大量相關專題論文。作者在大量研究中日雙方歷史檔案及精研蔣介石眾多演說,信件,日記的基礎上撰寫了此部宏篇巨著,內容詳實,論據充分,立論客觀公允,是西方包括漢語世界研究中國現代史和蔣介石的權威經典著作。書中披露的大量真實史實,對還原蔣介石和中華民國史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接上期)

六十六 上海「一二八」抗戰

一九三二年一月汪精衛、蔣介石重新執撐南京政府大權。同時,在上海五名日本人包括一名和尚在國際區被一群中國人痛毆,致兩人重傷,一人死亡。日本領事將此事在日本社區披露,使本來已緊張的中日關係猶如火上澆油。隨後兩家日本人的沙廠打死兩名中國警察,二千餘名日本人衝上上海街頭亂砸商店、公交車和行人,上海市長吳鐵城經請示南京后,正式向日本政府道歉,並承諾陪償。但這一切並不能阻止關東軍的計劃。原來該襲擊日本人事件是日軍塔那卡(TanakaRyukichi)少校用二萬元雇傭中國流氓襲擊日本和尚故意挑起事端,(注一)旨在為滿洲國成立引開國際社會的注意力。

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美國紐約時報記者Abend登日本軍艦採訪,日軍艦長說:「儘管吳鐵城市長作出了道歉,他仍然決定海軍陸戰隊登陸保護無助的僑民」。記者轉告宋子文和美國總領事,但他們都不相信。當晚十一點零五分,日本人開火,閘北街頭日軍用機槍掃射。當晚許多西方人旁觀,認為日本人正式教訓狂妄自大的中國人。是中國人應得的。七點日本飛機盤旋天空,隨後開始投炸彈,這是世界上首個飛機攻擊在城市中不設防的平民的戰例。四天後,日本海軍上將Shiozawa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說「紐約時報稱他為『殺嬰者』,他應當投擲五百磅的炸彈取代三十磅的炸彈。」(注二)

第十九路軍被孫科從福建圍剿紅軍前線調回上海打響了抗擊日本的第一槍,青幫的人也參加抗日突擊,杜月笙任老闆之一的中國最大的報紙《申報》成為抗日喉舌,中國軍隊奮起反抗,打得英勇頑強。戰鬥打響時,蔣介石在南京還沒有正式就職。蔣介石指令經德國軍事訓練和裝備的第五軍第八十七師和第八十八師及上海財政保衛隊投入戰鬥,對外則統一宣稱是第十九路軍抗戰,以避開兩國交戰之嫌,因十九路軍並非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日軍攻擊開始時,美國國務卿H建議與英國採取聯合行動,制止日本擴大事端,但倫敦反應冷淡,國聯亦無能為力。上海之戰中方投入軍力六万三千人,約四千六百至六千零八十人戰死,另一万人失蹤;日軍投入四万七千人;日本領事提供的日方死亡人數僅三百八十五人,另約二千人負傷。上海至少五十万人逃難,經濟損失十五億元;一万二千間居民樓被毀,約四千個商店,六百家工廠,二百個學校和五所大學院校被毀。幾十萬人失業,陸上交通中斷,鐵路線切斷。貿易受損,稅收損失慘重。(注三)

一九三二年三月三日停火談判,英美皆參加,日本強硬堅持中國城市非軍事化,而日軍可保留在上海,日軍艦可航行上海,蔣介石認為這太過份。一位朝鮮移民在上海慶祝日本天皇生日慶典上用炸彈炸死日本駐上海協會主席,炸斷日本談判部長的腿,駐上海日軍司令一個月後死亡。談判繼續,最終達成照顧雙方面子的協議,日軍答應四個星期內撤軍,中方改派警察駐市區。

六十七 皮肉傷與心臟病

蔣介石隨後將十九路軍調回福建圍剿紅軍,陳銘樞軍長,財長宋子文此時選擇辭職,一個月後,獲得裁減一半軍費的協議后他才復職,因為東北,上海兩大財政來源大幅減少,他這個財政部長不好當。宋子文與批評蔣介石的軍費開支的財政專家的關係密切,與宋慶林的關係亦很好。此時,後來的美國國務杜勒斯訪華,認為在清除共產黨之前抵抗日本是荒唐的。正如江西省長指出:「日本是皮肉傷,而共產黨則是心臟病」。

張學良在交合省被日本人侵佔后,第二次辭職,從上海乘游輪赴歐洲,在船上與墨索里尼的女兒調情,她丈夫Cinao任中國外交官回國,在羅馬,她帶張學良觀光,並引介張會見了墨索里尼。

一九三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在日本要求北京地區十一万五千八百平方英里六百萬人口非軍事化,否則將進攻北京的威脅下,中國被迫同意后簽署了《何梅協定》,結果引發了新一輪抗議。此時,馮玉祥組建了一支抗日武裝擊敗了滿軍,但隨後受到關東軍報復和國軍打擊。馮讓其部下繼續,其中一位(即韓復渠)后被國民黨政府搶決。馮自已退到山中寺院里,每天凌晨四時起床寫毛筆字。表達忍無可忍的抗日情懷。汪精衛認為中國人危在旦夕,日本人象瘋狗。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向日本人要求合理猶如與虎謀皮。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決不會停止與敵人血戰到底。停戰協議為我方贏得了喘息的空間,國際局勢將會改觀,面對國家屈辱之際,我們應當忍辱負重,決不喪氣或放鬆警惕性,我們必須制定計劃,在十年內迅速高效實現國家重建」。

六十八 儒雅紳士 基督情懷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蔣介石的思想主要是家長制思想,當清除共產主義毒害和日本侵略后,中國將贏得其世界大國地位,他將政府比做一個家庭,忠於他的軍隊是家軍,陳立夫兄弟是過繼子,「我時常將軍隊比做家庭,我待手下士兵就象父親待兒子那樣」(注四)蔣說。戴季陶曾將中國比做一張白紙,可以按統治者的選擇上彩。蔣介石告誡部下將官待普通人民就當他們是三歲小兒,動員組成一支紀律嚴明統一強大的建康組織。「我相信除非每個人都絕對相信領袖,我們無法重建國家,也無法完成國民革命」。(注五)

蔣介石強調穩定和秩序,反對政治多元化,民主團結整個國家不可能。一位忠實追隨者指出:面對外國人入侵和頑固的封建主義,中國需要中國式的專制。(注六)蔣介石將共和國主席讓不會危及他的最高統帥地位的林森擔任。蔣介石擁有二十五種身份。

一九二七-三七年是中國的黃金歲月,外國用義和團暴亂獲得的賠款投資興建了不少基礎設施,一支義大利空軍教官來到中國洛陽幫助訓練中國空軍,但成效甚微,學員多為精英子弟,凡是未摔死的學員皆自動獲畢業文憑;只到美國空軍在杭州市設立空軍教官學校才有所改進。戴笠的軍統和陳立夫的中統用暗殺手段對付日本人和蔣的政敵。

蔣介石的家鄉淅江省百分之三点三的地主佔有百分之五十三土地;廣東則百分之二的地主佔有百分之五十三的土地。(注七)中國北方地主佔有土地的比例則遠低於南方。

蔣反對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代表的外國觀念的影響。根植于中國傳統,他堅定地保持以民族主義為中心。他警告說五四改革者鼓吹的反傳統和自由及其辯護的新中國,將危及毀滅所有的紀律和追求個體自已將導致動蕩不安。(注八)同時,他猛烈抨擊中國人是「令人失望的,野蠻的和缺乏理性的。他們衣衫不整,家裡雜亂;隨處大小便,沒有原則,他們吸煙、賭博、嫖娼;他們談話時以一種無精打彩的態度,看上去就象半死不活的行屍」。(注九)

蔣介石認為解決的辦法唯有道德重建,使中國人受制於強調傳統價值的道德復興的約束。因此他與宋美齡發起新生活運動,倡導基於儒學的仁、義、禮、智、信(正直與誠實),輔之以基督教精神信仰。蔣介石說「我是元帥,我並非不犯錯誤;我是中國,沒有我中國不能變好。」(注十)

「蔣介石通常寧願與他的敵人合作而不是懲罰他們。他對道德說教咆哮如雷,但卻容忍政權受腐敗和姦商的損害。他強調國家需要統一,但卻時常使用離間技巧並不時與遊離不定的軍閥合作。蔣介石的「個性天生就象驢一樣堀強,象鋼筋一樣驕傲與堅強。權力是其唯一的夢想與雄心」。(注十一)美國作家喬納森直至二零零五年仍如此評價蔣介石,生動有餘,真實卻不足,明顯道聽途說的成份重於真實的史實。或許作家不是寫歷史,而是寫小說,故作家的分析往往帶有濃厚的個人偏見。不過蔣介石對儒家傳統文明和基督文明的推崇毫無疑問是完全正確的,只是當時的中國人普遍未能認識到這一高瞻遠矚識見罷了,歷史往往唯有在時間的判官面前才顯露其真相,假若當年中國人真誠擁戴蔣介石而非支持毛澤東,那麼可以肯定,今日中國完全是兩樣。蔣一生極重視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畢生尊重知識重用文化人,推崇儒家經典,加之與宋美齡婚後不久皈依基督教,使其價值觀溶合了古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精華。這就是為何在敗退台灣后,蔣介石能夠在極為惡劣的國際環境下,奉行民生主義將台灣建設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的憲政民主之地的原因。

注 釋

【注一】 North China Herald, Shanghai,四Nov 一九三五.

【注二】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九.

【注三】 Jonathan Fenby, Chiang Kai Shek,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 Craf Publishers NewYork, 二零零四) P.二一四.

【注四】 Jonathan Fenby, 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Carroll &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二五.

【注五】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二六.

【注六】 Jonathan Fenby, 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Carroll &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二六.

【注七】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三四.

【注八】 Jonathan Fenby, 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Carroll &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四五.

【注九】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四六.

【注十】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四九.

【注十一】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五二.

(待續)

文章來源:百家爭鳴【郭國汀律師專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