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連載】《民族英雄蔣介石》(二十六)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9月10日訊】【導讀】真實的蔣介石雖然並非道德完人,也非聖人,然而卻不失為一個仁心有餘的正人君子,堂堂正正的英雄偉人。他的一生時而波瀾壯闊,時而波濤洶湧。本來他完全可以引領中國人民走出受列強欺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不幸的是,由於邪惡至極的共產黨惡魔的強力干擾,竟致壯志未酬身先死,以致大陸中國人民迄今仍真正生活在毫無法律保障,沒有自由,沒有人權的水深火熱,道德淪喪的罪孽深淵之中。

本書根據英美各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的相關二十餘部專著綜合編譯 ,著重參考了日本中日關係專家Keiji Furaya的經典名著《蔣介石:他的生活與時代》,張戎女士之《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辛灝年博士之《誰是新中國》和美國專家喬納森之《蔣介石大元帥和他丟失的國家》與《一個偉大的強國興衰史》,及大量相關專題論文。作者在大量研究中日雙方歷史檔案及精研蔣介石眾多演說,信件,日記的基礎上撰寫了此部宏篇巨著,內容詳實,論據充分,立論客觀公允,是西方包括漢語世界研究中國現代史和蔣介石的權威經典著作。書中披露的大量真實史實,對還原蔣介石和中華民國史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接上期)

六十三 九一八事變

一九三一年夏天發生的Wanpan Shan和Nakamnra事件,加劇了關東軍的行動。

(一)萬寶山事件

日本人常使用朝鮮人作為入侵中國的工具。二百餘朝鮮人移民至離長春市二十四公里的吉林省的一個小村莊,一九三一年四月朝鮮人向一家中國公司租了一片土地(轉租自原業主),原始租約有一條款,轉租取決於市政府批准。五月原居長春市的四十戶朝鮮人移民至萬寶山開墾土地,最終與當地中國農民引發械鬥,導致雙方互有傷亡。

(二)Nakamnra事件

Nakamnra是日本總參謀部的一名軍官,他向哈爾濱和瀋陽中國當局申報時皆以農業專家身份,實際上他按日本軍方指派在滿洲執行一項秘密任務。他違規進入土匪出沒的地區,后疑遇害。中方負責人被拘留,張學良派特使赴日本就此不幸事件道歉。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東北國防軍參謀長陳勇赴日本駐瀋陽總領事,進一步調查和解Nakamnra事件,當晚日軍發動進攻。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上十點三十分,離瀋陽火車站一公里處的南洲鐵路發生一起爆炸,鐵路輕微受損,甚至未影響鐵路正常運行。日軍宣稱是中國軍隊乾的,中方否認。依事後日軍的行動及東京審判資料披露證實,關東軍在九月十八日前夜已作決定採取行動。離爆炸地點不遠處有一東北軍守軍兵營。兵營內官兵對爆炸未關注,以為是日軍演習。但不到五分鐘,從南滿鐵路開來的一隊日本兵即向中國兵營開火,扔手榴彈。守軍因被嚴令「克制,以免將小衝突演變成大爭端,不得還手」,因此軍營內的中國軍隊未還擊。隨後數日戰雲密布,張學良當時正在北平,九月六日張學良給東北警察司令及東北軍瀋陽總部一份密電:

「由於外交局勢日益緊張,我們在處理日本人問題時,應當奉行最大的克制。為避免向日本人提供任何借口,甚至在遭遇羞辱和無法忍受的情況下,我們仍必須自製,不與之戰鬥,嚴格克制嚴守此令」。(注一)

這是張學良的預定不抵抗政策。據此,九月十八日夜,東北軍參謀長陳勇命令守軍王以哲將軍,制止其部下抵抗,必要時撤離營地,甚至可以被繳械。因此,到十一點三個團的守軍,已撤離兩個團。留守團由王天航上校指揮,在混亂當中,他無法通過電話與東北軍總部取得聯繫,他的部下不願意不戰而退,該部是唯一與日軍交火的中國軍隊,直到半夜王天航上校才接到撤退命令,完成撤退時已經五點。日軍迅速佔領了全部軍營。

當日軍開始攻擊時,中國東北當局視之為過去發生過的一系列類似衝突,期望協商解決。遼寧省長藏世玉試圖從日本總領事那裡了解到底日軍想要什麼,但總領事自已對此亦一無所知。約十一點日軍開始轟擊瀋陽守軍彈藥庫和城牆,日軍迅速湧入城牆外的商業區,佔領位於西門的警察局,殺害了好些中國警察。中方當局通過電話與日本總領事聯繫,詢問日軍士兵是否可以克制進一步攻擊。領事說他們正在開會,適時會通知中方他們的決定。幾分鐘后,領事電話告知中方,軍隊一旦行動,即不可能阻止他們,領事能做的是要求軍隊當局制止士兵進入城區。但到二點,十九支日本軍隊已在所有的城門,四點日軍已在城牆上並向四處胡亂射擊。兩小時后,日軍佔領全城。藏世玉省長和陳勇參謀長直到此時,仍期望還能與日本通過政治協商解決。他們再度電話日本總領事,總領事答稱日本關東軍總司令HonjoSlugeru上將正在前往瀋陽的途中,在他抵達之前,沒有人知道軍方的意圖。九月十九日十一點Honjo上將與隨行參謀,帶來一個團的增援部隊抵瀋陽。他更象徵服者而非制止擴張軍事行動者,斷然拒絕與中國當局協商解決問題。他宣稱中國必須承擔現在這種局面的責任。聲稱中國人破壞南滿鐵路,中國軍隊攻擊日軍不僅觸犯日本在滿洲的條約權利,而且直接挑戰日軍。「為保衛日本投資者利益,及維護帝國軍隊的尊嚴與榮譽,作為保護鐵路的責任人,我有責任毫不猶豫地採取斷然行動。」(注二)

日軍的行動並不限於瀋陽,在二十四小時內南滿大多數戰略要地皆落入日本關東軍手中。外國侵略對中國屢見不鮮,但從未有過任何一次象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這種赤裸裸的野蠻軍事入侵。它是由關東軍中一班陰謀家,未經東京當局知情下所為,結果將中國和日本拖進一場持續十四年,以在二戰中日本戰敗而中國大陸則被共產黨竊取政權的慘局。

主謀是Itagaki Seishiro上校和關東軍高級參謀軍官IshiharaKanji中校。他們密謀策劃了一段時間,將一群在滿洲的日本軍官(包括張學良的日本顧問ImadaShintaro上校)拖下水,他們在七月初便選定了南滿鐵路爆炸地點,定於九月底實施。

在東京有關滿洲軍官擬搞陰謀的謠傳早已傳開,一九三一年九月五日,日本外長Shidehara已收到報告,並指示瀋陽總領事Hayashi Kujiro試圖阻止關東軍的瘋狂舉動。在東京的高級軍官亦已知道在滿洲正在進行的計劃。總參謀部第一部主任TatekawaYoshitsugu持戰爭部長和總參謀長的指令,被派往瀋陽警告和制止任何謠傳的計劃陰謀事端。不過,總參謀部另一軍官HashmotoKingoro則參与了陰謀。他電報敦促陰謀者提前行動:

「計劃已被發現,毫不猶豫立即行動,切切。」

必須在Takekawa抵達前執行計劃」;

「不要考慮國內人民怎麼想,必須決絕行動」。

根據這些電報,Itagaki, Ishihara, Zmada和其他同謀於九月十五日晚在關東軍瀋陽特別服務部密會討論,當晚未作出明確決定。次日晨,Itagaki和Ishihara決定行動時間必須提前,以便搶在總參謀長和戰爭部長的指示之前行動。(注三)

九月十八日,晚上七點,日軍總參謀部高級軍官Takekawa抵瀋陽,他被立即安排到Kikumo飯店受到熱情款待,結盟果他喝得濫醉如泥,此時Komoto Suemori大尉開始執行爆炸任務。

依日軍參謀部軍官Tanaka Iyukchi 在東京審判時作證,Tatekawa儘管負有提交總參謀長和戰爭部長阻止任何製造事端的指令函,因他同情陰謀者的目標,因此,他直接到飯店喝酒,並有意喝得濫醉,直到次日才醒過來。(注四)

隨後日軍開始攻擊東北守軍。然後Itagaki向關東軍司令HonjoShigeru上將報告稱:「由於在南滿鐵路發生爆炸,在我軍與敵東北守軍之間已存在戰爭狀態。我軍有陷入人數優勢的敵軍包圍之危險。因此二十九步兵團Hirata Sachihiro上校已下令全力進攻瀋陽,作為關東軍參謀部高級軍官,我根據此特殊情況自由斟酌決定下令進攻。」

接到該報告后,關東軍司令Honjo上將於半夜兩點啟程離開旅順港前往瀋陽,在其他牽涉陰謀的軍官促動下,他下達一系列命令,在滿洲的全部日軍投入行動,他還向日軍駐朝鮮總司令求援。

敵對行動爆發后不久,總領事首席助理MorishimaMorito,立即趕到關東軍特別服務部,Itagaki告訴他中國人爆炸南滿鐵路,我軍已採取行動。當Morishima問是誰下令時,Itagaki答「因總司令在旅順港,情況緊急我代理他簽發命令」。當Morishima敦促應當與中國當局協商解決時,Itagaki變得不耐煩,說這是軍事行動與領事無關。在場的一位軍官HanataniTadashi少校抽出軍刀威脅說「不能容忍任何人干預軍人的特權」。(注五)

日本東京最高軍事當局於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九日凌晨一點零七分得悉由關東軍瀋陽特務處長Doihara Kenji上校簽發的電報,稱中國軍隊爆炸南滿鐵路。外長Shidehara並不相信Doihara的電報。隨後總領事發來一系列電報,進一步加深了他的懷疑。領事的電報指出:事件完全是軍方策劃的,軍方將領亦知道日本軍官應對整個事件負責。十點內閣召開緊急會議,會前,首相Wakatsuki Reijiro問戰爭部長MinamiJiro在滿洲的日本軍方行動是否擅自行動?戰爭部長答:的確是自衛。在會上,外長出示他收到的總領事電報,說他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日軍決定擴大事端。本擬提議自朝鮮調軍援助的戰爭部長被迫放棄議題,內閣當天上午決議採取一切措施避免衝突擴大。

然而,在東京的軍事當局,不準備接受內閣的決定。在戰爭部舉行的軍事會議上,總參謀部第一部長Imamura Hitoshi發言強調限制滿洲軍官行動極不明智。他說此刻當局不應強制關東軍的行動,否則不可避免地會打擊其士氣,而應鼓勵其服務國家的忠誠,維護其海外的權威和尊嚴,實現其決定取得的大目標。總參謀長Kanaya Hanzo上將,受他的青年參謀軍官的敦促,克制打擊關東軍的士氣。總參謀部在一份給關東軍司令Honjo上將的電報中,在准允已經採取的措施的同時,小心地要求限於自衛的限度內。而關東軍則將該「自衛」儘可能擴大解釋,並據此作為侵略行動的依據。

駐朝鮮日軍司令Honjo派第二十師第一混成旅赴瀋陽增援關東軍並電告東京,他決定增援關東軍;但內閣和天皇均不知情,明顯違反長期確定的習慣和傳統。因此總參謀部被迫動議試圖阻止駐朝鮮日軍越過鴨錄江,但日軍此時已越江。九月二十二日內閣被迫追認調動駐朝日軍入中國並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駐朝鮮日軍採取行動。天皇本人反對軍隊調動,要總參謀部加強軍紀,他的高級顧問勸他不要介入政治糾紛,因而關東軍得以放手擴大戰果。在瀋陽爆炸事件三天內,關東軍不僅鞏固了鐵路沿線重要戰略要地,而且深入縱深到吉林省並宣稱該省獨立。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攻陷遼、吉,進犯黑龍江。日軍在嫩江橋製造事端,並向馬佔山下達最後通諜。馬佔山時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指揮,召集軍政紳商人士開會商討對策,面對部分下屬的軟弱,他拍案說:「我馬佔山心意已決,就是要和日本拚命!要是我打錯了,給國家惹下亂子來了,你們把我的頭割下來,送到中央領罪。」並表示「一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之地淪為異族!」

美國和英國之種族歧視,令日本人感到西方人待之如低等人,然而許多日本軍人鄙視中國人,有些著名的日本人則主張與中國合作。據說日本人視中國人為豬,唯一的區別在於豬肉可食。一個日本軍事專家IiezakiTadakata口出狂言:「只需要三至四個師加上幾艘軍艦,便足夠收拾中國匪幫。」(注六)日本人採納社會達爾文主義(即為消滅弱者提供合法性的學說),視中國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因而需要重新指導。日本科學家ShiroLshii提議研究細菌武器,以便消滅多餘的中國人,因此日本在東北設立了七三一生化武器研究基地。(注七)

九一八事變起因於關東軍少壯派軍人,日本內閣並無任何計劃,日本委派總參謀部情報部長TatetawaYoshisugn前往瀋陽制止陰謀,然而九月十八日晚他抵達瀋陽時卻喝得大醉,一小隊日軍在瀋陽火車站引爆造成鐵路輕微損害。黎明時日軍已佔領瀋陽機場和電報局,日本關東軍司令Honjo稱他有責任採取果斷行動。當總領事建議與中國協商時,一位上校抽出劍威脅說軍隊特權不容干預。(注八)

得知瀋陽事變消息后,日本首相說「軍隊已經行動,我們又能怎麼辦」?日軍正在攻佔毫無抵抗的城鎮和鐵路,日本天皇Hirohiro認為「縱觀時局,這是唯一自然的結局。」關東軍司令隨即獲男爵封號。(注九)而消息傳到內地,中國人群情激憤。上海五萬人示威要求處死任何與日本人做生意的人,天津爆發暴力抗日事件;六千名學生,包括三百名女生在南京圍攻外交部,他們要求上前線戰鬥。蔣介石宣布這是「史無前例的外敵入侵中國」,並號召全國人民結束內部紛爭,組成抗日統一戰線一致對外;同時蔣介石在上海會見了胡漢民、汪精衛、孫科,這是六年來他們首次座下來商談。數日前廣東與南京領導人之間的分歧幾乎達觸發內戰的邊緣。日本入侵使內戰危機消失,但達成和解尚需時日。蔣決定派國民黨元老蔡元培,張琦,陳明樞前往廣東表達為了國家的團結,他願意與南方領導人合作。在繼續反蔣的同時,南方領導人同意十月舉行和談。他請外國傳教士予他精神指導;在舉行莊嚴宗教儀式后,牧師告訴他,他們正在祈禱上帝推動國聯解決危機。

當時西方各國沒有一個國家有意或有手段採取行動,僅是委派英國Lytton勛爵率領一個調查團前往東北調查。後來出具的調查報告譴責了日本侵略。美國作家喬納森在其二零零四年出版的《蔣介石傳》 中仍持「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奉行蔣介石的政策,張學良下令東北軍撤軍關內」(注十)之說,這顯然不符史實,因為蔣介石從未下過任何不抵抗命令,而是張學良早在九月六日下密令不抵抗,當然張的動機是出於盡量避免與實力懸殊的日本決戰。

注 釋

【注一】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三一四

【注二】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三一六

【注三】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三一八

【注四】 Keiji Furaya, Chiang Kai-Shek His Lifeand Times, translated by Chun-Ming Chang, (St.John』s Universtity 一九八一)p.三一八N。

【注五】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據第二四五號證詞。

【注六】 Jonathan Fenby, 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Carroll &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一.

【注七】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二.

【注八】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二.

【注九】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三.

【注十】 Jonathan Fenby,Chiang Kai Shek, China』s Senoralissin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Carroll &Craf Publishers New York, 二零零四) P.二零四.

此文於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做了修改

(待續)

文章來源:百家爭鳴【郭國汀律師專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