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論語觀天下之學而第一(一)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8月29日訊】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古代對男子的通稱(表示尊敬),也以子來稱呼老師。在儒家經典中凡遇到「子曰」子就專指孔子了,這表現儒家學者對孔子這位儒家思想的創始人的尊敬,也表現出了儒家對思想傳承的重視,這也是爲什麽儒家非常尊師重道的原因之所在。正因為儒家對於思想文化傳承的重視,才得以使中國文化延續幾千年而不斷。

學習是對真理的探索,當我們瞭解到全部或者一部份真理時思想就會有所啓發,我們就會有所覺悟。對於真理學習的越多我們覺悟的就越徹底,覺悟的越徹底就越不會被世間紛繁複雜而且多變無常的現象所迷惑,不被迷惑才能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做事。當然,我們學習的內容不光是真理,還有善和美,真善美對我們人來說是缺一不可的。世間的思想和行為多的數不勝數,我們應該尊重每一種思想和行為,但是這些多樣的思想和行為也不能沒有標準,那我們應以什麽為標準呢?就應該以真善美為標準。當我們學習了一種知識、思想或者文化之後我們就會有理想,不管這種理想是對是錯是善是惡,有了理想之後我們就會千方百計地去實現它。在這裡習字就是實踐的意思。如果我們之所學能夠時時刻刻或者適時地實踐出來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高興的事,此時英雄也就有用武之地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所體會,當我們的理想不能實現之時我們是多麼沮喪懊惱,反之,當我們實現了心中的理想我們有多麼喜悅,這種喜悅實在是難以言表!可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看到實現理想後的喜悅,常常看到的反而是抱怨,不管是怨天還是尤人。大多數人有理想但是迫於現實的種種困難而將就妥協,甚至被現實打敗以致墮落沉淪下去。其實世間根本沒有所謂的成敗,這只不過是人類自己設計出來的枷鎖,當你接受了成敗這種相對的觀點之後你也就自己把自己鎖住了。誰能真正完全徹底地實現理想呢?理想本身也是一種欲望,而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實現了一個緊跟著又會來第二個,你永遠也不會滿足。何必太在意結果呢?過程本身就是成功!不要怨天尤人,而要振奮精神去享受實現你美好願望的過程,這樣你活得才會開心輕鬆煩惱減少心胸豁達。

在古代同門師兄弟叫做朋,志同道合的人叫做友。我們現在不妨把朋字理解的更寬泛一點。無論是同門師兄弟還是志同道合者從遠方來與我們相會我們都會很歡樂,這裏面有很多種感情,當然主要是友情和道情。友情是長年累月積澱而來的,人和人之間彼此能共處一段時間已屬不易更何況能和樂的相處很久,這實在是稀有難得的。當朋友再聚首,我們似乎會回到當年會暫時放下目前所扮演的角色,往事不論甜蜜苦澀,回憶起來總是那麼溫馨自在。道情是一股無形的力量撮合而成的,正所謂「方以類聚,人以群分」。當我們有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志向之時就總會有機會見面相識,而當志同道合者見面後也是有說不出的喜悅。有時大家不需要說一句話,有時又可以秉燭長談,一顰一笑一言一行我們都能夠互相領會,真是好不痛快!

慍,就是怒的意思,也就是消極的情緒。有人瞭解或者有人賞識我們自然會很高興,可是當這些都沒有的時候呢?我們每個人都會自覺不自覺的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有了自我意識就會以自我為中心,總覺得自己應該被他人瞭解被他人賞識,否則就會出現消極情緒。其實一個人能真正被人瞭解被人賞識是何等不容易,真的有如此幸運的人也是寥寥無幾的。所以我們應該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思想,不要希求被別人瞭解賞識而要去瞭解賞識別人,這樣不是很快樂嗎?當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就不會形成廣泛而深刻的聯繫,沒有這種連絡每個人都不會被瞭解被賞識。相反地我們都去努力瞭解賞識別人就會形成無形地密切的聯繫,此時每個人被瞭解被賞識的幾率就會變大,這樣豈不是對每個都好嗎?即使這一生都沒有人真的能夠瞭解賞識你也不必憤怒,能夠去成全別人也是一種美德,功成何必在我呢?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指的是孔子的弟子有若,小孔子四十三歲,魯國人。孝是子女對父母恭敬,這種精神也可以擴大到對所有長輩。弟是幼弟對兄長恭敬,這種精神也可以擴大到年幼的對所有年長於自己的平輩。孝悌是儒家文化裏非常重要的思想,其深深影響了我們中國人幾千年。在家本位的社會裏孝悌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在一個家族裏人口眾多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事情,家族秩序的紊亂會破壞整個家族的發展,所以儒家就以孝悌來規範家族秩序。古代的家族不像我們現在的小家庭以一對夫婦為基礎,他們都是以整個血緣為基礎的,一個家族就是一個小社會,而整個大社會就是由每個家族細胞所組成的。晚輩對長輩幼者對長者恭敬原本也是很符合人性的,不僅如此,這還是符合家庭或者社會運行的規則的。在家庭或者社會當中年長者總是處於奉獻付出的地位,而當年幼者還不能自食其力之時就只能靠年長者的奉獻付出存活,所以年幼者應當對養育自己的長者恭敬。但是萬事萬物都沒有絕對的,有些人對親戚、朋友、同學都很好,見到貧苦之人也能升起惻隱之心,可是就是跟家人有很大的隔閡,你能說他是不孝不悌嗎?世間萬事萬物紛繁複雜我們怎麼可以一種標準去衡量所有的人和事呢?如果長者憑藉著這種孝悌文化打壓晚輩和幼者又改如何處理呢?長幼關係融洽和諧幼者自然不會犯上作亂,如果幼者犯了過錯長者也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教育和處罰。可是事情的發展絕對不是單項的,年長者也會犯錯甚至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此時年幼者應該如何應對呢?

我們不妨把思維擴大一下,處於優勢地位的人會不會願意處於劣勢地位的人與自己平等呢?當然不會!因為如果雙方平等處於優勢地位的人就要做出讓步甚至要做出很大的犧牲,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根本做不到的。孝悌的思想原本的用意是維持正常的家庭和社會秩序,可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人們往往把會最初的想法拋棄而產生一種腐朽僵化的思想,尤其是處於優勢地位的人會利用原本美好的想法去維護自己的優勢地位使之長期穩固不被破壞。所以他們就會極力宣導所謂的和諧以維護社會穩定,教育民眾打破這種社會和諧穩定是很不好的甚至是有罪的,這種行為叫做犯上作亂。其實這是非常虛偽的,當一個社會極力提倡和諧穩定的時候就說明這個社會的下層民眾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不然誰會甘冒風險「犯上作亂」?下層民眾需要生存空間可是上層人士又不願意讓出所掌握的資源,這樣就形成了社會動盪不安的因素,也許當時下層民眾還沒有「犯上作亂」但也是遲早的事。上層人士極力提倡和諧穩定其實也只不過是權宜之計,想要長期維護一種不公平不合理的社會秩序簡直就是癡心妄想。當處於優勢地位的人利用原本美好的思想文化的時候那這種思想文化也就離死不遠了。

有子把孝悌看做君子之本其實並不一定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很重視孝悌但是他絕對沒有把孝悌抬得那麼高。有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是沒有錯的,但問題是這個本是什麼。如果以孝悌為本的話那就會出現上述的那些弊病。孔子的看法是什麼,我們在這裏先賣個關子。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