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危機 技職教育重產學合作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8月21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1日電)「人才危機」成為社會討論焦點,學界認為,現代社會需要多元人才,技職教育應有別於高教體系,更重視產學合作。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日前在院士會議表示,台灣經濟發展陷入困境,主因是人才、科技、經濟三個層面的連結斷裂。產業和學研互動不足,大專同質性太高,研究型、教學型、技職型沒有區別。

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與工具機暨零件公會座談,也認為台灣人力培養確實出了狀況,「好像在吃老本」,技職教育訓練和企業需求的落差,超過他的想像。

前經濟部長、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王志剛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中國大陸一直在拉攏人才,而台灣卻缺乏好的就業環境,薪水、工作願景都難以留才,政府和企業都有責任。

王志剛認為,台灣人才培育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創意領域仍有一定優勢。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近來招募義工,報名人數遠超過需求,其中不少是大陸學生,他們都認為台灣設計觀念新穎,願意邊做邊學。

關鍵在於產學連結,身兼外貿協會董事長的王志剛說,設計產業的學術研究背景不足,大學教育也不符業界所需,如果能量身打造課程,就能彌補落差。以外貿協會開設的2年培訓課程為例,期間一律使用外文,畢業的學生,平均1人就有9到11個工作機會等著。

王志剛說,外貿協會2年的課程,學分甚至比一般大學4年還多,卻受限於「大學法」,無法授予正式學位。其實關於人才培育,很多機構都默默在做,政府、教育界可以更緊密的配合。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表示,台灣的「學用落差」大,尤其是技職教育,還是無法像德國一樣,有規劃完整的實習機制。但大學已在努力改進,例如北科大今年起,就將實習課程列為必修,所有學生至少要實習2個月,有些科系甚至需1學期。

姚立德表示,產業不斷在變革,學界一定要跟上才行,他最近和電腦同業公會座談,對方說Windows 8作業系統就要推出了,台灣卻沒有足夠的研發人才因應這次變革的衝擊。

姚立德在會後積極和微軟公司接洽,一同培養台灣的種子教師,之後分散到全國各技職院校,希望能趕上這波人才需求。姚立德以此經驗說明,大學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而不只是被動順應產業發展。

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饒邦安表示,技職教育與產業結合尤其重要。近來學界努力推動教師、業師的「雙師制度」,引進業界人才,也讓教師到企業駐點,瞭解最新的產業動態,就是希望縮小「學用落差」。

技職教育過去被視為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但隨著產業變遷,也面臨嚴峻考驗。創新和高科技產業的特色,就是不斷的變革,過去那套培養製造業人才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適用,產學需要更密切的配合,否則台灣的人才培育,就如同教育部長蔣偉寧所說,只是在「吃老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