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08月14日訊】 (美国之音電) 臺北 – 台灣島上有個中央山脈,把全島隔為兩半,西部經濟發達,東部比較落後。而在過去的20年間,東部地區調整了發展戰略,從傳統農業轉向有機農業,進而發展休閑產業,僅僅提高了農民的生活,還改變了自然面貌。東部正在變得更加美麗。
**臺農小寫:林瑞鵬,台灣第一有機種植大戶**
黝黑、樂觀、結實。這是台灣花蓮縣農民林瑞鵬給記者的印象。
“我很好,很壯,好像牛一樣。哈、哈…”今年60歲的林瑞鵬說話總是這樣樂呵呵的。
*木雕家變成有機種植能手*
從事木雕藝術30多年的林瑞鵬說,他半輩子都做木雕,在日本小有名氣,先後去日本150次之多,為200多個神社工作過。後來,他感到身體疲乏,心生倦意,希望換一種活法。在朋友的點撥下,林瑞鵬在10年前回台灣學起了有機農產品的種植。
很快,林瑞鵬就喜歡上了這個行業。林瑞鵬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不無自豪地介紹說:
“剛開始的時候,第一年不好,但第二年就很好,開始賺錢。因為當時台灣有機田只有1700多公頃,種蔬菜的部分不到100公頃。主要是蔬菜比較難做,有虫害。我都克服了。技術上經過兩年我也掌握了。到第三年和第四年,我種的菜就很漂亮。第五年的時候我的種植面積就增加到4-5公頃。第六年到7公頃,前年到12公頃,去年又增加到16.5公頃。”
一家農戶經營16.5公頃有機田在台灣是很了不起的。臺北有41戶農家種植有機農作物,他們獲得驗證的的有機田總共數目也只有16公頃。
現在,林瑞鵬說,他已經是台灣種植有機農業面積最大的個體農戶。他的農場 –“觀自在有機農場”– 經營有機瓜果、蔬菜50多個品種,年產量300多公噸,年收入達1000萬新臺幣,約34萬美元。
*為了健康*
1000萬新臺幣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除去成本,實際利潤大約有4、5 百萬。但林瑞鵬對此已經感到非常滿意了。他說,他搞有機農業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過去他在日本做木雕很多年,已經賺了足夠的錢。進入有機農業這一行後,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自己獲得健康,也讓別人獲得健康。
林瑞鵬說,這些目的現在基本都達到了。他和家人在農場勞作,呼吸新鮮空氣,食用有機食物,身體都很好。每年他都給學校、醫院免費提供數量可觀的農產品。
這位又黑又壯實的農民說,“觀自在農場”的產品現在是供不應求。可以說是,足不出戶,訂單不斷。
*銷售的煩惱*
有機農業的特點是,整個種植過程中嚴禁使用化肥,土壤和水源都沒有污染,因此其產品的安全程度比傳統農產品高出很多。但是,由於禁止使用化肥,要確保土壤和水源沒有污染,有機農業的經營成本就高很多。有機農田的驗證標準很嚴格,過程也很長,往往需要兩、三年才能夠完成。
成本高必然導致價格高。比如,有機柑橘每斤為60到80臺幣,而普通柑橘價格只有一、二十元臺幣。有機高麗菜(包菜)每顆近百元,普通高麗菜不過十幾元。水果的差價也很大。四根有機香蕉價格約50塊元,而普通香蕉只有5、6塊錢,兩者相差近10倍。
在這種情況下,有機農戶們要增加盈利就要擴大市場。所以行銷至關重要。台灣不少有機農戶們,特別是小農戶,常常為此而感到苦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地的農會在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產銷班,幫助有機農戶推銷產品。他們常見的做法是農戶和消費者建立契作(按定單生產)關係,通過網購和團購進行買賣﹔有的還推出企業認養、家庭長期訂購等方式,增加銷售管道。
*林瑞鵬的行銷秘訣—誠信*
有台灣最大的有機農戶之稱的林瑞鵬的行銷秘訣是甚麼?他是如何做到在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的同時訂單也同步增加的呢?林瑞鵬的答案坦率而簡單。他說:
“我認為做有機,不要總想著要賺很多錢,因為它成本本來就比較高。最重要的是把種的菜,種的植物,種得漂亮,種得好吃。種得好吃就會得到消費者的肯定。這樣,你種的東西就不夠賣。”20
林瑞鵬自己介紹說,他在種植有機作物的前期就是免費把自己的產品送給潛在的消費者。“觀自在”的牌子越傳越遠,口碑越來越好。名聲出去了,自然就有人找上門來訂貨。他說,他在日本工作生活過很長時間,在那裏懂得了誠信的價值。林瑞鵬說,做有機農業和做其他行業一樣,要講誠信,要盡心盡力,要做到貨真價實,這樣才能夠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台灣的有機產品驗證面積在過去的15年中擴大了33倍,從1996年的159公頃增加到2012年的5259公頃。林瑞鵬說,台灣的有機產品基本上都是在台灣島內銷售,出口的數量很小。由此可見,台灣的有機產市場也在快速擴大。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林瑞鵬認為,有機市場的發展潛力為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