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 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二)陶母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8月12日訊】【編者的話】有人說,教子為治國平天下之根本,而教女尤為重要。有賢女,方才會有賢婦賢母。故此,賢母所生兒女皆為賢人,而後世稱女人為太太之來源,是從周室有三位「太」字輩賢妻良母,母儀可風的典故而來。所以說,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蓋以母教為本也。作為母親光有母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善於教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用好的思想、品質、品質作風去熏陶和影響子女。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四大賢母,都是教子有方的母親典範。

二 陶母

晉代大將軍陶侃的母親湛氏,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是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陶侃出世不久,父親陶丹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什麼積蓄。陶母靠為人浣洗維持生計,照料孤兒。一天辛勤勞作后還要擠時間教育兒子。她認為,孩子的品格是從幼年形成的。課子不嚴,教子不緊,將會貽誤孩子的一生。她教育兒子愛惜光陰,崇尚勤勞,教誡孩子不濫交朋友,「使結交勝己」,就是說要結交那些人品、學識勝於自己的人,向他們學習。

教子惜陰

陶母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因而省吃儉用,以自己紡紗織布的微薄收入供兒子讀書。可是陶侃小時候很淘氣、貪玩,讀書不甚用心,母親很著急。

一天放學下起大雨,陶侃沒有斗笠、雨傘之類的東西,被淋成落湯雞。夜間就感冒了。第二天陶侃沒有上學,躺在床上看母親織布。

陶母問:「孩子,這些天老師教了你什麼呀?」小陶侃說:「老師最近教我們讀《增廣賢文》。」母親就問他:「那你背得出來嗎?」「能。」小陶侃便認真地背誦給母親聽。當背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陶母叫小陶侃停下,問道:「這兩句是什麼意思呀,你可以給媽媽解釋一下嗎?」「呃,光陰……這個,日月嘛……就是……」小陶侃想了半天,結結巴巴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陶母就因勢利導地指著手裡的織布梭子啟發他:「孩子,這是什麼?」「梭子唄。」陶母接著問:「孩子,你看這梭子來去匆匆,快不快呀?」「快,真快!」「對,這日子一天天飛快地過去,就像織布的梭子,像射出的箭一般快呀。」「哦,原來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講的就是日子過得真快啊!」小陶侃茅塞頓開。「是呀!像你這樣讀書不用心,日子一天天過去,可惜不可惜呢?」「可惜!」「既然可惜,該怎麼辦呢?」小陶侃認真地望著母親說:「媽媽,我懂了。我要珍惜光陰,用功讀書!」陶母高興地看著陶侃:「這就對了。孩子,從現在起,你一定要用功讀書,切莫浪費時光。」小陶侃望著慈母那溫和而期待的目光,好像頓時懂事了許多。從此,他發奮苦讀,結果不負母望,一舉成才。陶侃為官以後,也常告誡部下要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

截髮筵客

陶母一個人撫養陶侃,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有一天,陶侃的好友范逵等數人路過陶侃家,正趕上天色將晚,冰雪封道,於是來陶侃家借宿。突然的來訪讓本來十分貧寒的陶家拿什麼來招待客人呢?而范逵的隨從僕人和馬匹又很多。陶侃一時手足無措,母親對陶侃說:「你只管到前面留客吧,我自有辦法。」

陶母把自己頭髮剪下來做成兩副假髮,換來酒菜和米。撬下幾塊舊樓板當柴燒,把墊在床上的草席子拿出來切碎喂馬。她努力把客人款待得很好,隨從的僕人也都得到招待。陶母範逵等人深為感動,感嘆道:「不是這樣的母親是生不出陶侃這樣出色的兒子的!」范逵到洛陽后,廣泛傳播陶侃母子的聲名,陶侃因而逐漸知名於世。

送子「三土」

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際,陶母把兒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開始做事了,我很高興;但我希望你要做一個清正之人,不可誤國害民。」「孩兒一定牢牢記住。」陶侃說。「媽媽我拿不出什麼東西為你餞行,就送你三件土物吧。」「三件土物?」陶侃疑惑不解。「是的。」陶母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包袱遞給陶侃說,「帶上它吧,到時你自會明白的。」來到官府上,陶侃打開包袱一看,只見裡面包著一坯土塊、一隻土碗和一塊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過了一會兒,才慢慢領悟到母親的用意。原來一坯土塊是教兒子永記家鄉故土;一隻土碗,是教兒子莫貪圖榮華富貴,要保持自家本色;這一塊白色土布,是告兒子為官要盡心恤民,廉潔奉公,清清白白,永不忘本。母親的忠告,深深打動了陶侃的心。後來陶侃在仕途上果然沒有辜負陶母所望,正直為人,清白做官。

封壇退魚

陶侃年輕時當過洵陽(今九江縣)縣吏,曾監管捕魚的事。在那期間,有一次,他得了一瓦罐腌魚。他捨不得自己吃,差人送給母親。母親先是欣慰,待問清原由,得知是官物時,臉色頓時變得陰沉起來。她把糟魚重新封好,又附上一封信,叫來人連同原物帶回。陶侃一見,先是不解,待讀過母親的來信之後,才恍然大悟。是啊,母親說得可謂一針見血:「你身為官府的人,卻拿公物送我,以為我會為此而高興嗎?不!恰恰相反,我不僅不欣慰,相反我還替你擔憂。你現在為監魚梁,就拿官府的魚送我;以後如果你官位更高,管理府庫錢糧,豈不又要把官府的錢糧往家裡搬……」陶侃大為震動,愧疚萬分。此事給陶侃以極大的教育,為陶侃後來做官的廉潔奉公打下了基礎。陶侃從縣吏一直做到八州都督,征西大將軍,封長沙郡公。始終以清廉守潔、能幹盡責而被人稱讚。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母親,就在長沙市城南沙河街北段陶母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賢母祠,並把祠址(今長沙市天心區)所在的街道稱之為「禮賢街」。

原題目:深明大義的陶母

文章來源:新三才網站

(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