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8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日電)環保署今天表示,初步調查22處已有污染或污染擴散區外的高污染潛勢工業區,有10處工業區土壤或地下水污染仍超標。
為有效預防工業污染及保護民眾健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從民國99年起,針對全國151處工業區進行總體檢,並依其污染特性,分成紅、橘、黃、綠4級燈號,以不同強度管理。其中有4處紅燈(污染已擴散區外)、36處橘燈(暫無污染擴散)、111處黃燈(污染已控制),但沒有一處是代表連續3年監測結果良好的綠燈。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蔡鴻德表示,針對40處紅燈或橘燈高污染潛勢工業區,近3年內已完成22處的調查工作,發現仍有10處工業區的土壤或地下水超過污染管制標準,包括4處紅燈及6處橘燈工業區。
蔡鴻德指出,4處紅燈工業區中,中壢工業區已確認污染侷限於工業區周界公有地,無擴大情形;頭份工業區則已要求污染行為人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改善;台中加工出口區南側污染區已逐漸下降;楠梓加工出口區有1口民井遭污染,高雄市環保局將劃設地下水污染管制區。
至於6處橘燈工業區,蔡鴻德說,污染仍侷限於工業區內,已請所在地環保局依法要求管理單位採取應變措施。
環保署表示,將持續針對紅、橘燈工業區辦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預計於104年完成全國40處高污染潛勢工業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