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奇:中國運動員是只會比賽的機器人嗎?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8月1日訊】據媒體報導,倫敦奧運會開始後,一向是歐美運動員唱主角的游泳項目,突然颳起了中國風,讓許多外國記者紛紛對中國運動員興趣大增,試圖瞭解中國運動員。如果說以前,外國記者總是千方百計想挖一些中國運動員諸如年齡、興奮劑等負面信息,他們現在更希望瞭解中國運動員的感想、成長經歷、未來目標等信息。按道理說,這是中國體育人融入國際主流運動項目領域、展示形象和重新確立自身地位的契機,然而結果卻是失望的。孫楊在當晚奪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軍後,面對上百名中外媒體記者,新聞發佈會上他只回答3個問題後就在中國隊相關負責人的要求下離開,理由是明天還有比賽,必須回去休息。各路記者等候了兩個多小時才等到孫楊出現,但發佈會僅僅舉行了幾分鐘就宣佈結束。

這讓外國記者一片嘩然,有人立即提出,「奧運金牌選手的發布會怎麼能這麼短?」發佈會主持人當即徵求孫楊和中國隊相關負責人的意見,但中國隊已經不願改變原有決定,孫楊在現場的一片怨聲中匆匆離開。而在孫楊之前,美國選手羅切特和韓國選手朴泰桓的發布會分別進行了20分鐘左右,兩人分別回答了十幾個問題,直到所有記者都沒有問題後,兩人才禮貌地離開。羅切特和朴泰桓均身兼數項比賽,第二天同樣都有參賽任務,但這沒有成為他們提前結束新聞發佈會的理由。更讓人難堪的是,在孫楊離場之後,冠軍葉詩文的賽後新聞發佈會同樣讓媒體感到不滿。16歲的葉詩文游泳技能世界一流,但她顯然沒有接受過任何與媒體交流的培訓。在新聞發佈會上,無論記者提出怎樣的問題試圖瞭解這個看起來非常單純的女孩,她的回答總是只有一句話,「很激動、很興奮、訓練很苦」。媒體與葉詩文的交流顯然存在明顯障礙,以至於有記者最終提出了一個聽起來並不友好的問題,「你是只會訓練、比賽和拿牌的機器人嗎?」。

首先,這是中國媒體人的進步。感謝《中國青年報》,區別於以往千篇一律的讚頌,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更深入挖掘了「運動員國際化」這一迫切前瞻性的視角,並發問:「中國競技體育的成績正越來越受世界矚目,但如果運動機器人成為中國運動員的代名詞,那麼優異的成績究竟會是中國競技體育的榮耀還是諷刺?」

其次,這是中國體育人的悲哀。不惟游泳運動員,自從中國運動員伴隨著「振興中華」的響徹全國口號,於上個世紀80年代走入世界奧運大家庭後,「運動員國際化」的步伐一直步履蹣跚,體育的舉國體制讓運動員從小被國家包辦一切(訓練,隔離),運動員承受的超常壓力(改變自身命運的渴望、家庭的希望、給國家拿牌的任務等),中國體育政治的自身特色,都讓運動員成了比賽的機器,縱是摘金奪銀後鮮見那種國外運動員的淡定、超然,不是表情肅穆,少言寡語,就是默默流淚,讓人看不到奧運精神帶來的樂趣。體育政治化,體育利益化,已深入到中國體育的角角落落,盤根錯節,難言樂觀。多年前的「小山智利事件」,這一次倫敦奧運會的「周俊成為地方利益博弈犧牲品」,就是體育政治的冰山一角。

最後,這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寫照。中國體育是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逐步強大而走上國際舞台的,體育一定程度上充當了中國代言人的腳色。這個「代言人」出身「百年屈辱」的國度,一方面她極度自尊,渴望儘早融入這個世界,被這個世界承認,一方面她又極度不自信,把外來的一切批評視作「有色眼鏡」,拒絕接受,同時對外來的一切讚美坦然笑納,並作為資本到處炫耀。外人想知道她的一切,可她只想讓人看到她想讓你看到的部分,一切都取決於她的「願意」和「不願意」。中國人成為世界旅遊大軍,但「不文明」的指責不絕於耳;中國人成為奢侈品消費世界第一,「暴富的中國」概括一切,彷彿中國沒有了世界第一的貧困人口;中國的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世界工廠聲名日隆,但「經濟動物」的口碑如影隨形……這就是中國,一個在國際大家庭中身軀日益龐大、個頭日漸挺拔成員的真實心路。

機器人的稱謂固然令人不爽,但一味抱著諱疾忌醫的心態拒絕一切,那就永遠只能是體育大國,而不會成為體育強國,中國走向世界只會是一句空話。

文章來源:《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