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謨玩樹皮 手作不死螞蟻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7月27日訊】設計達人系列報導(25)(中央社記者簡莉庭台北27日電)樹皮做成的螞蟻、蜻蜓安靜地躺在櫥櫃裡,全是樹皮藝術家李永謨一雙巧手完成。鑽研樹皮藝術25年的他,曾獲國際發明展獎項肯定,玩樹皮愈玩愈上癮。

李永謨未滿1歲就罹患小兒麻痺,行動雖不便卻不想永遠依靠父母。喜歡做手工的他,高中畢業後做過4年珊瑚雕刻,後因環保意識興起,珊瑚市場萎縮,他也失去經濟來源。

因為行動不便,李永謨求職接連碰壁。直到他看見有人在夜市賣椰子葉的草編蚱蜢、蜻蜓,他想「這個我也會」,便投入草編工作。

椰子葉易枯萎,作品可能很快就被丟棄,李永謨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珍惜,開始尋找適合的素材,試過許多種類樹葉,甚至木材刨片,還是無法長久保存作品。

遭遇多次挫敗的他,決定試試樹皮。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卻開啟新的創作之路。

李永謨說,許多人砍樹只使用樹的木質部,樹皮沒有用處。他撿回樹皮,取用樹皮的第二層皮「真皮」,它的韌性夠、永不腐壞,可搭配樹葉、果實、樹枝等素材創作,延續樹的生命。

創作許多昆蟲、動物作品的李永謨最喜歡作螞蟻。大小1公分的螞蟻,需要很好的技術,每當他花80分鐘完成1隻螞蟻,總會很有成就感。

除了螞蟻,李永謨最喜歡的作品是一群蟋蟀組成的「樂從山中來」。樹皮蟋蟀不會叫,他就讓樹皮蟋蟀彈奏樂器。找不到縮小版樂器可搭配,他徵詢音樂專家意見,親手做出縮小版樂器,足足花了2個月才完成這套作品。

李永謨剛接觸樹皮藝術時,其實困難重重,因為從沒有人做過。他在1、2年內試了2、300種樹皮,詢問森林系教授、翻遍百科全書,終於發現白樺、青桐樹、構樹、木槿等樹種的樹皮,具韌性、柔軟,適合用在樹皮藝術。

「大自然就是我創作靈感來源。」李永謨說,早年他為了尋找素材,常帶著太太和雙胞胎兒子往山上跑,也教導孩子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現在他還是很常往山上跑,看到有興趣的昆蟲、生物,會拍攝下來、了解特徵,再把牠們變成樹皮藝術。

鑽研樹皮藝術多年,大多是一個人創作。李永謨說,「只要能接觸自然,我的創作永遠不孤單。」

細緻的樹皮作品讓李永謨在2007年獲得英國倫敦國際發明展「環保雙金設計獎」,得獎後在國內、外有更多展覽、教學。他表示,未來最希望能將所有台灣特有的樹種、植物和藝術結合,推廣到全世界。

有韌性的樹皮,讓李永謨的作品壓不扁,長年不腐壞,就像李永謨對生命不妥協,為自己開創一條特別的道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