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7月27日訊】1970年的3月,青藏高原仍然是春寒料峭。這時,從青海貴德縣走出一支隊伍。這是一支主要由來自江浙兩省的200多名新兵組成的部隊,他們要渡黃河進行野營拉練。這一天,部隊準備在一片叫做老虎坡的荒無人煙的山嶺附近宿營。
離老虎坡還有三里地時,天已經快黑了,走了一天的戰士們已經筋疲力盡。就在這時,一個戰士突然發現對面山坡上有幾隻狼,在悄悄地尾隨著隊伍前進。隨著天色漸漸變暗,狼的數量也不斷增多。不時有幾隻狼仰天嚎叫,恐怖的叫聲在山間迴響,不知不覺間狼的數量已經增加到四五十隻,並且還在不斷增加中。
這時,嚮導一個當地出生的牧民,快步跑到連長跟前,問戰士們槍裡有多少子彈。連長告訴他,這些都是新兵,從來沒有打過槍,槍裡一發子彈也沒有。聽了這話,嚮導的臉色大變。他說,這樣走下去,只怕兇多吉少,這些狼能把附近的狼都招過來,說不定我們這些人都要餵了狼!因而他建議:改變路線,西渡黃河,因為狼是以河為界的,大河東西兩岸的狼各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互不來往。隊伍原地休息,連長、指導員和副連長馬上研究。指導員堅決不同意西渡黃河,他的理由是,革命戰士就應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軍旅逢山開路,遇河架橋,怎能被幾隻狼嚇倒。
與領導們的愚蠢決定相反,西北的狼倒是聰明絕頂。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狼已經聚集了幾百隻。他們先在部隊必經的大路上,把隊伍攔住。不得已,大隊人馬只好走山口小路,而這正是狼所要達到的目的。在一排走出山口後,三路狼一下就完成了對200多人的包圍。一路截斷山的出口,一路堵在山口的入口,另一路完成了對一排的包圍。這樣就把一排和二、三、四排完全隔離,為把一排吃掉創造了條件。事後證明,狼的部署完全成功。在二、三、四排和狼僵持的同時,一排62名戰士被狼啃得慘不忍睹。空氣中瀰漫著血腥的氣味。連同嚮導和二排的4名官兵在內,共有67人遇難。
顯然,如果按照嚮導的意見來辦,這一慘痛的死亡也許不會發生。從這次事件,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那個年代意識形態對人的毒害。那位指導員,在他的意識里根本就沒有對生命的半點珍惜和敬畏,文革中大力提倡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實際上演變成了「一怕不苦,二怕不死」。「苦」和「死」就是生活的目的。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多少人這樣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當時的團長把這一切都歸結於狼,因而有了大舉向狼復仇的舉動。將近700人的隊伍,七輛軍車,浩浩蕩蕩的向老虎坡開去。自然,這一次群狼大敗。
文章來源:廖劍洪摘自《三湘都市報》(馮遠理《那些本不該消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