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7月11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1日電)中華民國殘障聯盟表示,新制身心障礙者醫療鑑定與需求評估今天上路,但許多縣市經費人力不足,將使身障遭到不公平待遇;而且輔具項目設限,使身障者「看有吃無」。
殘盟秘書長王幼玲指出,政府網站相關訊息未考慮到視障者的需求,配套辦法、服務項目及補助標準等,近日才公告,顯然新制5年籌備卻上路匆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她舉例說明,人力有限且經費拮据的縣市無法立刻到位,中央政府同意各縣市自行調整補助項目及金額,這使得同樣是評估需要居家照顧的重度身障者,在某些縣市獲得的福利服務縮水。
另外,輔具補助項目自85項增為187項,但是設下醫療輔具和生活輔具2年共4項的限制;王幼玲以倚賴呼吸器的病人為例,2年只能申請到呼吸器、製氧機、不斷電設備、咳痰機;至於輪椅、電動床等,只能等下一次。
殘盟認為,新制剛上路,把舊有的16種障礙類別,歸納為8個分類,活動與環境因素評估內容被大量刪除,且未加入障礙等級,可能會使身體功能與結構障礙程度不嚴重、但活動與社會參與障礙程度較高的身障者需求被忽略。
殘盟建議,政府應全面檢視造成身障者無法自立生活的障礙環境因素,投入資源減少障礙因素,不應依身障者經濟狀況劃分不同等級的補助金額,以免身障者因為無法負擔自付額,造成生命權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