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天】華夏偉大航海壯舉 鄭和下西洋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7月11日訊】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標誌著中國古代造船、航海的頂峰。鄭和下西洋所言之「西洋」就是指現代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半島、越南、泰國、印尼、蘇門答臘、印度洋,甚至遠達非洲東岸屬於西洋。鄭和下西洋始於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於宣德八年(1433年)結束,前後共28年之久。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先驅。他本姓馬名和,小字三保,回族,雲南昆陽州人。鄭和出身名門望族,幼年受過良好教育,瞭解一些外洋情況。明太祖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為掃平元朝梁王殘部,派大將傅友德征雲南,次年,戰事結束。鄭和之父在戰亂中死去,12歲的鄭和被俘,撥至燕王府,後充宦官。

由於鄭和「自幼有材志」、「豐軀偉貌」、「博辯機敏」,謙恭謹密,不辭辛苦,漸受朱棣賞識重用。後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出入戰陣多建奇功」。朱棣奪得皇位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執掌營建宮室及供應皇室所需。永樂二年賜姓鄭,自此改名鄭和。

鄭和七下西洋的過程

第一次:明永樂三年至永樂五年(公元1405—1407年)。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派鄭和及副使王景弘等出使西洋(指今文萊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沿岸一帶),率水手、官兵、翻譯、採辦、工匠、醫生等27800餘人,乘長44丈,寬18丈大船(寶船)62艘,還有很多附帶船隻,浩浩蕩蕩出洋了。

如此巨大的船隻,如此龐大的船隊,航行於浩淼無垠的海洋之中,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以及世界的歷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寶船船隊滿載絲綢、瓷器、金銀、銅鐵、布匹等物自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瀏河鎮)出發,經福建、佔城、爪哇、舊港(今蘇門答臘島東南部巨港)、南巫裡(今蘇門答臘班達亞齊即南浡裡)、錫蘭(今斯里蘭卡)、古裡(今印度科澤科德)。永樂五年九月二日鄭和回到南京。

這次出洋途徑蘇門答臘、古裡、滿剌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小葛蘭(今印度奎隆)、阿魯(今蘇門答臘島中西部)等國國王遣使隨船隊來中國「朝貢方物」。鄭和此次下西洋,加強了與亞非各國相互間的瞭解,發展了海外貿易。

第二次:明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鄭和回國十幾天後,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訪問了佔城、爪哇、暹羅(今泰國)、滿剌加、南巫裡、加異勒(今印度南端)、錫蘭、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欽一帶)、古裡等國。於永樂七年夏七八月間回國。鄭和專程到錫蘭,對錫蘭山佛寺進行佈施,並立碑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記有「謹以金銀織金、紡絲寶幡、香爐花瓶、表裡燈燭等物,佈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鑑之」。此碑於1911 年在錫蘭島的迦裡鎮被發現,現保存於錫蘭博物館中,是用漢文、泰米爾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漢文尚存,是中斯兩國友好關係史上的珍貴文物,也是斯里蘭卡的國寶。

第三次:明永樂七年至永樂九年(公元1409—1411年)。永樂七年九月「命正使太監鄭和、王景弘等統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號,往諸番國開讀賞賜。」此次仍由劉家港啟航,至福建開洋。所歷國家滿剌加、蘇門答剌(臘)、阿魯(今蘇門答臘島中西部)、加異勒、爪哇、暹羅、佔城、柯枝、阿撥把丹(今印度的阿麥達巴丹)、小柯(葛)蘭、南巫裡、甘把裡(今印度西部坎貝一帶)諸國,賜其王錦綺紗羅。永樂九年六月六日鄭和還京。

這次鄭和回國途中特去訪問錫蘭,锡兰山国王亞烈苦奈兒發兵五萬劫鄭和船隻。鄭和臨危不懼,率兵2000抄其後路,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頭目。回國後,獻俘於朝。群臣主張殺之,成祖為維護兩國人民間傳統友誼,「憫其愚無知」,命釋放,給以衣食,令再立其國中賢者為王。海外聞之,無不感服,而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遇大險,能鎮定自若,迅速決定克敵制勝之策,具有大將風度。

第四次:明永樂十一年至永樂十三年(公元1413—1415年)。鄭和前三次出使都是在東南亞和南亞一帶航行,行至古裡而返航。近鄰各國友好來往加強了。而成祖以「遠者猶未賓服」。所以再命鄭和遠航至阿拉伯-波斯灣、紅海、東非海岸一帶。

此次出使,鄭和曾親至西安羊市大清真寺聘識迴文者哈三充通譯,還有馬歡也任通譯同行。據馬歡所著《瀛涯勝覽》雲:此行有寶船63艘,大者長44丈,闊18丈,中者長37丈、闊15丈。共27670人,規模仍然很大。永樂十一年十月出航,永樂十三年七月八日回國。

第五次:明永樂十五年至永樂十七年(公元1417—1419年)。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出航。到佔城、爪哇、滿剌加、錫蘭、柯枝、古裡、阿丹(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剌撒(今葉門民主共和國亞丁附近)、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亞的馬林迪)、卜剌哇、忽魯謨斯、蘇祿、彭亨、沙裡灣泥等地。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回國內。

這次出訪,滿剌加、古裡、爪哇、佔城、錫蘭、溜山、麻林等19國都遣使朝貢,辭還,命鄭和等與其偕往,賜各國國王錦綺紗羅彩絹等物。應柯枝國王可亦裡之請,賜其印誥並封其國之山為鎮國山,明成祖並親制碑文賜之,以志友好。

第六次:明永樂十九年至永樂二十年(公元1421—1422年)。第六次下西洋的主要任務是送忽魯謨斯等16國使臣返國。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復遣。

這次所到之處有佔城、暹羅、滿剌加、榜葛蘭(孟加拉)、錫蘭、古裡、阿丹(阿拉伯半島)、佐法兒、剌撒、溜山、柯枝、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地。所到國家很多,多是分而行。永樂二十年(公元 1422年)八月十八日返還。

第七次:明宣德六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1—1433年)。明宣宗宣德六年閏十二月,此時明成祖及仁宗已逝,鄭和年已60歲,仍率27550人的船隊遠航。

鄭和船隊於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忽魯謨斯,於宣德八年二月二十八日開船回洋,行二十三日,三月十一日到古裡,二十日大大批船回洋。鄭和就在此歸途中病故,遺體由隨船官兵運載回國,葬於南京中華門外牛首山下。現此墓尚存。

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岸赤道以南和麻林地(今肯尼亞的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亞的蒙巴薩港),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它加強了中國同這些國家的友好關係,促進了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鄭和是打開從中國到東非航道的第一人,他的航行比哥倫布首航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早93年,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他在世界航海史上立下了一座豐碑,是世界航海事業的偉大先導者。

(新唐人首發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