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二氧化碳捕獲封存刻不容緩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7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0日電)政府「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規定,2016年至2020年間的碳排放量應回到2008年的2.64億公噸。工研院指出,碳排量愈趨嚴格,發展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刻不容緩。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童遷祥表示,依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所制定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冊指南」統計,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自1990年的1.11億公噸,上升至2009年的2.40億公噸,20年來的平均年增率達4.2%,2010年再上升至2.55億公噸。

童遷祥指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09年的調查報告,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的碳排放量達10.89公噸,排名全球第17,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這些數據已凸顯出「減碳」對台灣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行政院於2008年6月通過的「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也提出台灣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目標,於2016年至2020年間,應回到2008年的排放量(2.64億公噸),於2025年則回到2000年的排放量(2.15億公噸)。

他說,除了各種節能減碳措施,「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CCS)技術已被認為是有效且具發展潛能的解決方法之一;透過捕獲二氧化碳及儲存,可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至空氣中,進而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甚至重新再加以利用,達到一舉數得效果。

他強調,若以IEA設想2050年達到減少碳排放480億公噸為目標,除了改變能源使用種類及效率、開發再生能源等方法,藉由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估計可降低其中約19%的碳排放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