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6月14日訊】自今年四月以來,在重慶萬盛持續爆發了萬人上街大遊行的示威活動。今年六四前後,在重慶雙橋鎮也發生了萬人連日上街堵路的抗議活動。示威中,抗議群眾與前來鎮壓的員警發生激烈衝突,數百人受傷,也有人據報被毆打致死。
重慶的群眾遊行抗議事件大有繼續蔓延和擴大的趨勢,亦有逐漸政治化和演化為一場“社會運動”的跡象。重慶人性情剛烈而火辣,“人好為亂”(隋文帝曾如此描繪巴蜀之人),行事“一不做二不休”。如是,中國的茉莉花革命將始於“天下未亂蜀先亂”的重慶?
萬盛雙橋事件及其原由和背景
今年四月,在重慶市萬盛區爆發了萬人大遊行示威活動。其原因是,去年十月重慶市在沒有跟民眾溝通的情況下擅自將萬盛區和綦江縣合併。該合併使萬盛居民的社會福利驟減和造成萬盛消費力的下降:居民的醫療保險被減少兩成,其最低生活保障費也降低了近三分之一。
重慶市政府的這一單方面的武斷決定引起萬盛民眾的強烈不滿。上萬市民們於是走上街頭抗議合併,要求重慶市撤銷該決定,並要求促成萬盛區和綦江縣合併為綦江區的市長黃奇帆下臺。
在四月十號、五月二十六和六月一號的示威活動中,萬盛市民和政府官員以及趕來鎮壓的員警發生激烈衝突,綦江區委書記王越曾遭到毆打,一個十五歲的中學生甚至被員警毆打致死。上萬的群眾屢屢走上街頭,抗議浪潮持續升溫。六月五號,官方調來上千名員警進行戒備和驅趕示威群眾。然而,萬盛市民的抗議勢頭尚未有消減的跡象。據報導,示威群眾表示:“一定要堅持恢復萬盛區,否則遊行會堅持半年,一年,直到勝利為止”。
今年“六四”前後,受萬盛示威活動的影響,重慶雙橋鎮居民也紛紛走上街頭,堵路抗議雙橋與大足縣並區和政府拖欠給村民的拆遷補償。連續數日,雙橋數萬群眾堵塞高速公路,致使交通癱瘓。對此,官方出動大批員警,毆打和驅散示威群眾。據報導,在警民衝突中,有七八百人受傷,至少有五人(包括一名孕婦)死亡。有消息說,抗議群眾聲稱,他們將繼續進行更大規模的示威。
重慶萬盛和雙橋民眾的抗議示威活動,都是因為居民的社會福利遭到削減和政府多年不支付給居民養老保險及征地拆遷安置費而引起。也就是說,事發的起因都是,當地居民的生計和參與權受到了威脅和侵犯。這些抗議居民大都屬於被社會邊緣化了的弱勢群體,他們要麼收入低,要麼處於無業或失業狀態,要麼長期遭到貪腐官員的欺壓,其生存主要靠國家的各種福利政策來支撐。他們是中國社會腐敗加劇與各種矛盾激化的“產物”和受害者,是孕育社會動亂的溫床和危及中共政權穩定的最大潛在力量。
重慶抗議事件與茉莉花革命和四川保路運動
萬盛和雙橋居民的示威活動是中國大陸每年眾多騷亂事件中的一樁而已。但是,與中國其他抗議活動相比,萬盛抗議事件則有其特出的地方,即:持續時間長,參與人數多,規模大和暴力性強。
重慶抗議活動的持續不斷和充滿暴力則與兩個事實有關:一、政府堅持拒絕群眾廢除並區的要求,繼續拖欠居民的各種福利金和拆遷安置費,和持續派遣大批員警鎮壓和強行驅趕示威群眾;二、抗議民眾不達到上述目的,決不答應停止上街示威遊行。
在此,重慶人的性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重慶人生性“善鬥”而“好為亂”,性情剛烈而喜動武,遇事勇往直前且不顧後果(文革期間,重慶曾是全國造反派“武鬥”的重鎮。當時,除了軍用飛機之外,幾乎所有的常規輕重武器如機槍、大炮、坦克和艦船等全都用上了)。故重慶人一旦鬧起事來,就難以平息和調停,就意味著暴力和“持久戰”。
如果重慶政府繼續專斷行事和堅持以鎮壓來對付示威群眾,其緊張事態勢必會進一步惡化,抗議浪潮就有可能向其他地區和領域擴展,事件的性質就有可能由一般的經濟訴求轉化為對中共政權和制度的不滿。民眾的“散步”就有可能演變成一場社會“變革”運動,正如一年多以前在北非突尼斯爆發的“茉莉花革命”一樣。重慶萬盛和雙橋抗議事件與突尼斯反政府示威在起因上很相近,這兩個事件都是因為民不聊生、官員腐敗和政府行事驕橫武斷而爆發。對社會不公的抱怨和對官員腐敗專橫的不滿,是非民主國家人民反政府示威與揭竿而起的基本動因。
中國社會變革只是時間問題
如今,中國的各種社會問題和矛盾重重:很多民眾沒有基本的社會保障(醫保、老年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失業大軍年年增加,官員貪腐的程度越來越嚴重,等等。而這些社會矛盾和問題,又無法在中共的專制政體下得到根本而有效地解決。如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民眾(從失業的知識份子到訪民和農民工等)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就會日益加深惡化,他們對政府及其制度的不滿就會轉變成無數的抗議示威,就象重慶萬盛和雙橋的居民所做的那樣。據媒體報導,在大陸全國各地,每天都有幾百起反政府和反貪腐的抗議示威活動發生。
中國的社會變革遲早要到來,中國的茉莉花革命也將指日可待,如果中共高層仍不適時地啟動政治體制改革和推動中國的政治民主化。在中國各地,今後將有更多類似重慶萬盛和雙橋的抗議事件發生,而且它們將更具規模,更有聲勢和更加劇烈。
文章來源:BBC中文網 《大家談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