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務實派 綠兩岸受矚目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5月27日訊】(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27日電)民主進步黨總統敗選後,兩岸路線始終是討論焦點,新任民進黨主席由被視為務實派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出線,未來民進黨的兩岸路線發展,備受矚目。

65歲的蘇貞昌從政資歷豐富,從1981年投入選舉後,曾任台灣省議員、屏東縣長、台北縣長、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主席及行政院長等職,在兩度挑戰黨內總統選舉提名敗北後,讓他過去在黨內的氣勢受挫,在這次黨主席選舉中,甚至慘遭圍攻。

不過,蘇貞昌終究打贏選戰,在民進黨敗選後,他回鍋擔任黨主席,最重要的要務,就是幫民進黨再起,累積挑戰2016年勝選實力。

民進黨拚執政的「最後一哩路」,黨內雖不願直接承認就是兩岸路線,但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蘇貞昌等人,都陸續拋出加強與中國互動等主張,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甚至拋出修改黨綱議題,黨內青壯派如前立法委員郭正亮等人也提出各項兩岸路線興革,兩岸路線是當前民進黨最重要議題,已是黨內共識。

在黨主席競選期間,蘇貞昌未提出具體的兩岸政策,但蘇貞昌對兩岸政策的看法,一向被視為務實派,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其兩岸開放作為甚至被形容為「蘇修主義」,引起黨內批評。

蔡英文在總統黨內初選出線後,在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架構下,陸續拋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台灣共識」,「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等論述,就是希望讓選民放心民進黨執政,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

不過,民進黨執政8年兩岸關係緊繃,總統馬英九上任後以九二共識為基礎,處理兩岸問題,不但有國內企業支持,並獲美、日等國肯定,相對蔡英文雖提出「台灣共識」,但在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議題上,都無法得分。

隨民進黨敗選,黨內務實派抬頭,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或許有機會重新審視黨內包括黨綱等基本立場,進而調整。不過,以蘇貞昌這次選舉中遭遇的挑戰,未來他要整合黨內意見,可說是挑戰重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