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5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23日電)美國軍事專業網站評論指出,中國大陸雖成功仿製不少外國武器裝備,但對戰鬥機的噴射引擎仿製卻仍有困難,產品「可靠性差」,至今只能大幅依賴俄羅斯產品,短期內很難改變。
環球網引述美國軍事網站「戰略之頁」(StrategyPage)的評論指出,大陸廠商仍未能掌握最先進的航空引擎製造技術及品管方法,甚至無法達到俄羅斯引擎廠商的工業生產標準,因此無法滿足解放軍的要求。
評論指出,儘管努力多年,且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大陸目前只有20%軍用飛機使用自製引擎,其餘80%全是進口產品。
評論說,最近10年,大陸一直在大力推動航空引擎研發及生產,但在許多方面遇到前蘇聯曾遇到的問題,很難自行設計出需要的產品,研發能力較低。
不過,前蘇聯的失誤讓大陸避免許多問題,且大陸有更多管道得到西方引擎生產技術,並有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效促進引擎製造業發展。
這篇評論提到,大陸多年來一直在仿製2款俄製戰機引擎。一是AL-31,大陸改稱為WS-10A,計劃用於蘇-30、殲-10及殲-11;二是RD-93,大陸稱為WS-13,計劃用於JF-17。其中,大陸雖已掌握AL-3的技術,仿製出的引擎使用壽命相當長,但可靠性問題仍未解決,這將導致引擎可能在空戰中故障,非常致命。
評論指出,軍用噴射引擎構造非常複雜,大陸在仿製及自主研發方面遇到許多問題,經常在解決舊問題時出現新問題。
2年前,大陸宣布為殲-10換裝自製WS-10A引擎,但去年卻再度向俄羅斯訂購數百台AL-31FN引擎,加上大陸先前採購的AL-31已超過1000台,WS-10A根本談不上大規模使用。
雖然大陸聲稱WS-10A性能先進,大幅超越AL-31FN,但仍無法掌握噴射引擎生產的一些關鍵技術,而俄羅斯也在積極改善這款引擎,使維修理間隔從900小時大幅增加到2000小時。
評論最後指出,大陸生產的噴射引擎「品質不是很高,可靠性差」,很難實現「5年後擺脫對俄製引擎依賴」的目標,不但還有大量問題待克服,且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短期內難以真正擺脫俄製產品。
同時,俄羅斯確信大陸無法很快地解決引擎研發及生產問題,一直都試圖利用引擎問題迫使大陸做出各種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