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誠案 駱家輝外交生涯考驗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5月2日訊】(中央社華盛頓1日路透電)美國第1位華裔駐中國大使駱家輝樸實無華的風格在北京毀譽參半。現在,關於大陸異議人士、失明律師陳光誠未來命運的談判,或許將成為駱家輝外交官生涯中最大的考驗。

駱家輝(Gary Locke)任務艱鉅,既要顧及美國對人權的支持,又要顧到美國與北京當局在經濟和全球安全議題上合作的渴望。取得平衡已然不易,陳光誠案更赤裸裸地描繪出這兩個目標之間的矛盾衝突。

62歲的駱家輝去年11月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他曾對山東省省長姜大明提到,陳光誠的軟禁問題「深受美國人民關切」。

駱家輝說,他告訴姜大明,陳光誠「已經服刑期滿,禁令應該解除」,「不讓任何人見他,只會招惹更多爭議」。

陳光誠戲劇性脫逃,已為美中本週的高層外交政策與經濟會談蒙上陰影,也讓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關係更形複雜。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以及財政部長蓋特納將代表美方出席在北京的雙邊對話。

雖然駱家輝過去沒有擔任過大使,但曾在美國商務部長任內多次與中方交涉。駱家輝說過,在與北京當局的討價還價時,他不認為自己的「華人臉孔」會帶來任何差別。

他說:「我以我的中國血統,以及中國數千年來的貢獻為傲,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

由於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已到北京,希拉里2日上午也會抵達,未來幾天內,駱家輝在陳光誠案中的角色可能有限。不過事情或許不會在4日對話落幕之前解決,屆時駱家輝也許會被賦予更重要的角色。

比如說,1989年天安門事件期間擔任美國駐北京大使的李潔明(James Lilley),曾在美國大使館庇護大陸異議人士方勵之長達1年多,直到兩國透過談判安排方勵之流亡美國。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學者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表示:「很難想像駱家輝不會大幅度地參與,或者不深受結果所影響。」

1位要求匿名的美國官員則表示,駱家輝作為外交官,「深涉美國與中國政府之間的所有議題,包括人權。」

這位官員說:「就像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里一樣,他也經常向中國高層官員提起特定的人權案件。他還常常直接和中國維權人士會面。」(譯者:中央社楊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