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14日訊】用這一標題來評價重慶近期發生的事件,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當然是指薄熙來的失勢。因受王立軍事件牽連,薄先是於今年3月15日被免去重慶市委書記一職,又於4月10日被暫停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職務,失去了全部政治權力。第二重含義則是如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所說,統治社會的實際權力正在由暴力和金錢向信息和知識轉移。
4月10日,中國當局仍在嚴厲打擊網絡謠言,官方媒體也對此大肆宣傳。然而這天晚上,無數中國網民正是在謠言的「蠱惑」下才坐在電視機前,等待官方新聞節目播出中央對薄熙來的初步處理結果。
到了晚間11點,電視新聞終於播出了《中共中央決定對薄熙來同志嚴重違紀問題立案調查》和《公安機關對尼爾伍德死亡案進行依法複查》的消息。至此,重慶事件中的絕大部分網絡謠言都被中國官方所證實。
中國政治習慣於黑箱作業,官方媒體公開報導「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屬涉嫌故意殺人這種令黨感到尷尬的消息尚屬首次。然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重慶事件從頭到尾都暴露在公眾的目光之下。從王立軍進入美領館開始直到薄熙來妻子薄谷開來涉嫌謀殺英國公民尼爾伍德,令人目瞪口呆的猛料一個個曝出,並在隨後得到官方證實。這一事件中,謠言遠遠跑在官方的新聞報導之前,並且有著很高的可信度,得到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謠言迫使政府(也包括美英兩國政府)不得不作出反應並公開部分真相。互聯網迫使政府提高透明度,並推動事件進一步向前發展。
中國當局總是企圖控制信息的傳播,4月10日晚間中央傳達對薄熙來的初步處理結果時仍然按照過去的老做法,先幹部後黨員,先黨內後黨外。然而在信息時代,這一手段很難達到預定的目的。晚11點的電視新聞正式播出有關消息之前,相關「謠言」在網絡上早已鋪天蓋地。這一事件中,不僅內幕消息總是提前洩露於海外媒體,就連內部傳達的文件和錄音也頻頻暴光於網絡。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展江教授就此發表評論說:「…… 意味著政治與媒體,尤其是互聯網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劇烈變化。」
如此之多的內部消息暴光於媒體和網絡,自然離不開內部知情者的洩露;我們甚至可以得出結論說,中共內部的派系已經把向海外媒體爆料當作內部鬥爭的手段。這種做法的弔詭之處在於,當局嚴厲打擊網絡謠言,與此同時卻發現謠言來自最高層中自己的政治對手那裡。這種有違組織紀律的做法必然會使中共傳統的信息控制手段失效,也會打破原有的黨全權掌控社會和信息的權力關係,使輿論和民意在政治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結果正如凱文•凱利所說:「在這個時代,開放者贏,中央控制者輸。」「控制和保密只能幫倒忙。你無法控制,而開誠布公比遮遮掩掩效果更好。」中共當局無法控制信息的傳播,只能被信息的洪流席捲而下。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