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10日訊】政府官員揮霍公幣長住五星級酒店,在民主國家是不可見的。如果不但能長住,還能聚眾打麻將,稀里嘩啦,點炮自摸,更是匪夷所思。但在我們這個充滿奇蹟的國度,沒有什麼奇蹟不可能生長。據媒體報導,原湖南交通副廳長陳明憲生活極度奢靡,案發前大約兩三年時間,長住湖南五星級華雅國際大酒店,經常聚眾打麻將。而落馬的湖南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長馮偉林,案發前也長期居住該酒店。湖南交通系統大小會議基本都在這家酒店召開。真可謂,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國法與黨風。
看了報導,腦海浮出三個問號:陳副廳長住五星級酒店已兩三年,而不是兩三天,每天晚上打麻將到凌晨兩點,和他打牌的老闆都會主動輸幾萬元,如此長期奢靡作樂,負責黨紀的紀委和負責國法的監察部門,為何不能及時監察?陳明憲住在酒店的費用每年高達四五十萬元,財政制度和監督機制在哪張床睡覺了?各路商人、各方能人為了招投標,常云集於此,一般豪車、名車將酒店停得沒有地方,錢權交易不亦樂乎,利益輸送上躥下跳,反貪部門為什麼不能早嗅出腐敗味道?我國官場最讓人唏噓長嘆的是,「上台都是孔繁森,下台都是王寶森」。如果說,貪慾讓官員迷了心竅,那麼,監督機制的弱化、軟化、邊緣化,則讓貪腐官員迷得更快、更深、更容易。
我國政治生態的沉痾頑疾,是「人治」常常代替了「法治」,監督制度容易形同虛設。在公共財政中,既有財政監督、預決算監督,也有審計監督、紀監部門的監督,還有內部決策機制和內部財務、審計等專業機構的監督。為什麼這些監督制度一次次失靈?為什麼一次次審計風暴過後照樣「一地雞毛」?為什麼「同一個陰溝」裡絆倒不同的官員?為什麼各地建設、國土、交通等等利益集聚部門,總是上演「貪腐連續劇」?前任領導剛因貪腐倒下,繼任者豪言壯語,不久也倒下了。眼看他陞官了,眼看他鋃鐺了。社會大眾的觀感,除了痛恨貪腐,也徒增納悶,為什麼這個體制這麼容易出貪官呢?
躺在「五星級」席夢思上的官員,陳明憲不是第一個,在湖南也不止他一人,在全國其他地方,不乏「同道者」。官員長住「五星級」,非腐即淫,既腐又淫。重慶市原宣傳部長張宗海長期在五星級希爾頓飯店包房,挑選情婦標準是大學本科生、漂亮、未婚;前吉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米鳳君,長住長春市中心吉隆坡大酒店,淫亂揮霍,叱咤青樓;山西省臨汾市紀委書記沈慶華,三年在星級賓館睡了國家財政上百萬元。而交流乾部入住高檔賓館酒店,更成各地「潛規則」。前幾年,安徽長豐縣賓館突發火災,導致外來任職或掛職、長住賓館的4名縣領導1死3傷。更早些年,呼和浩特賓館起火,長住的掛職副市長被燒死。東窗事發、死於非命的「五星級」官員,屢見報端。而悠然無事的「五星級」官員,更有幾何?
裝了腰包是貪污,吃到肚子是公務。寧波五星酒店貼身管家在網上曝光長住官員的奢侈糜爛生活:「貪污受賄成風,送禮就能陞官。在我們酒店住一千一夜,吃上萬一桌,天天叫小姐,一天花費幾萬。可是咱們底層納稅人呢,受苦受累,天天為著房租,省吃儉用。當我們拿著一千多塊月薪、還在慶幸能掙錢的時候,想到自己辛勞所得卻不及官員的一晚房費。我們做酒店服務員,夜班一晚上都不能闔眼,每月連續工作十幾天,公平嗎?」北京某五星級賓館張姓實習生說:「我們酒店實習生三四百人。剛從校門進社會的我們,接觸的幾乎都是腐敗和靡爛。我們的國家有多富有?人民有多幸福?這些所謂高端成功人士的官員老闆,給我們年輕人樹立什麼榜樣?對這個社會,我們相當失望。」
短短十年,我國人均負擔年度行政管理費用增長23倍,而同期GDP總量增長14.6倍。我國行政成本是美國兩倍。火箭般的行政成本漲幅,體現出「五星級」官員們的勞苦功高,飽含著「三公消費」的突出貢獻。一位老縣委書記為此痛心疾首地說:「奢侈浪費是最大的犯罪。它不僅揮霍國家集體的錢財、老百姓的血汗,更痛心的是把黨和政府的威信揮霍沒了,把當官的良心揮霍沒了,把老百姓的信心揮霍沒了!」
在湖南爆出「五星級」官員的前不久,一則關於「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不住博鰲套房因報銷額度不夠」的新聞,傳為佳話。美國大使參加高規格的博鰲亞洲論壇,卻屈身於四星級;而我們的人民公僕,平時就能舒舒服服長住五星級。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駱家輝也是人,也懂得享受。他之所以老老實實下榻四星級,是因為牢記自己的公職身份。一是「不敢」奢侈。美國政府財務制度很嚴格。不久前,美國聯邦政府總務管理局局長瑪莎•約翰遜向白宮遞交辭呈,原因是在一家豪華酒店舉辦員工培訓,濫用經費80多萬美元。奧巴馬對官員濫用和浪費來自納稅人的經費,感到「憤怒」,要求徹查。二是「不想」奢侈。習慣成自然,良好的政治文明熏陶出良好的官員操守,嚴謹的監督機制錘煉出嚴謹的官員自律。駱家輝出任中國大使的一出出低調廉潔佳話,就是明證。
一個大家熟悉的段子。去年大連達沃斯論壇,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問駱家輝:大使先生,聽說您是坐經濟艙來的,這是否在提醒大家,美國欠中國錢?駱家輝回答:不,芮先生,我之所以坐經濟艙,是因為美國政府官員不能隨便花納稅人的錢。
「不能隨便花納稅人的錢」,這在民主國家是鐵律。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時,在南京撿食麵包,迄今記憶猶新。默克爾的簡樸當然不僅體現在薄薄的面包片上,她拒絕總統套房,只住一般套房;拒絕VIP包間,象普通住店客人一樣,去餐廳吃自助早餐。這樣的食宿標準,肯定比不上「五星級」官員們了。
在我國,一些官員特權意識強烈,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納稅人的錢」,不花白不花,白花誰不花。審計部門每年查出各部委違反財經法規金額、損失浪費金額,都達數百億之巨,個人經濟問題層出不窮。更荒唐的是,部分中央部門近兩成的發票居然為假髮票。這,已經不是「隨便花納稅人的錢」,而是「不擇手段揮霍納稅人的錢」。讓人失望的是,每年審計的打虎棒高高舉起,而司法的雞毛撣卻輕輕落下。上有所好,下必隨之。正是因為各種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導致某些政府權力濫用與失范,有的地方和部門甚至處於極度混亂狀態。由於監督缺失,某些政府部門什麼招都敢使,什麼錢都敢用。而改革與分權,使得地方政府、部門的自主權大大增強,僅僅依靠高度集中統一的中央和上級的行政權威進行財政監督的傳統模式,已難以承當紛繁複雜的監督任務。
奢靡之風,在我國歷史素有「光榮傳統」。歷代封建王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直至滅亡,幾乎都是從官員奢靡開始。從商紂王至隋煬帝,從明王朝瓦解到李自成兵敗,多少封建政權在聲色犬馬、驕淫奢逸中灰飛煙滅?而今又有多少官員由奢靡滑向腐敗,最後走向不歸路?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歷史鏡子。
「幾百個文件管不住大吃大喝,真是治國之敗筆。」這是現實棒喝。
「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滋長奢靡之風。健全民主法治,迫使政府官員對納稅人產生敬畏之感,才能讓公共財政回歸本位。」這是他山之石。
最重要的是,真正做到「權為民所賦」,方能兌現「利為民所謀」。不然,陳副廳長落馬,張王李趙的廳長、縣市長們,難免前赴後繼,長住五星級賓館打麻將,發揚「國粹」去了。麻將胡了,黨風糊了,民風糊了,國家也就要糊了。
(有刪節)
文章來源:《博客日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