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性結核病 需預防性治療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3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23日電)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由於結核病的群聚感染常造成恐慌,民眾若曾與結核病患有較長時間的接觸,應接受結核篩檢;至於被感染而尚未發病,則需接受預防性治療。

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賴俊良今天表示,所謂潛伏性結核病的預防性治療,是針對已被感染但尚未發病的病患進行治療,以減少日後結核病發作的機會。

賴俊良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0年全球結核病新發病人有880萬人,其中110萬人因結核病死亡。而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2010年台灣有1萬3237個確診新病例,死亡數654人。

他說,雖然自2005年至2010年結核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呈現下降趨勢,但結核病仍是台灣法定傳染病中,確定個案數及死亡數最多的傳染病。

賴俊良指出,結核病是結核分枝桿菌造成的感染,通常會在肺部發病,所以稱為肺結核。肺結核本身的破壞力非常強,會造成肺部纖維化,體積減少;若在氣管內結核,會造成肺葉塌陷、支氣管擴張等,患者會大量咳血,許多人因此死亡。

但是,並非一接觸到結核病人就會被感染,通常需要與病人接觸超過8個小時,或間斷性接觸超過40個小時,在這種情況下,醫師會建議接觸者接受結核相關篩檢,以確認是否受到感染。

賴俊良指出,與結核病患者接觸後被感染的機率大約1/3,其中有1/10會發病,大部份的發病在接觸後2年,但日後仍有機會發病;其餘可能為潛伏性結核感染患者,這些人不確定是否發病,以及何時發病,但只要受感染者本身抵抗力減弱,就有可能發病。

他說,若患者已發病,代表體內菌量較多,依台灣的標準,至少需要4種藥物組合,治療時間最少要6個月;而潛伏性感染者體內的菌量相對較少,只需用1種或2種藥物治療,治療時間可以縮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