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2月28日訊】溼地心發現專題報導(15)(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8日電)長期在台南投入溼地復育工作的崑山科大環工系副教授翁義聰說,「生態價值難以價格評估,無法評估的事情更難以量化」,復育人工溼地在都市化進程中,難免有成效認定上的矛盾,但他欣慰的是,台灣至少已走在「正在做」的路上。
有「地球之腎」稱譽的溼地,是許多珍稀水禽的棲地,除具有滯洪防洪、氣候調節和涵蓄水源等功能,還具有強大的淨化功能,因此溼地能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3大生態系統。但當全球邁向文明進步時,天然溼地無法避免的成為工業經濟發展下的犧牲品而履遭破壞,因此復育僅存溼地及建造人工溼地,成為保護地球環境,讓大地重回生機的重要工程。
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副教授兼台灣溼地保護聯盟理事長翁義聰說明,人工溼地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現地污水處理工法,透過人工溼地達到淨化水質,使河川灘地形成自然的生態系統;另種以「保育」為主,在未受污染場域(如農耕地等),以保護生態為目的的復育計畫。
人類有史以來的大河文明中,從興盛到沒落,都與河川豐榮枯竭息息相關,但在台灣都市發展進程中,限於地狹人稠條件,被迫切斷人類與河川的連結,河川成為現代人生活污水、事業廢水排放溝渠,時至今日,「我家門前有小河」儼然成為老一輩鎖在回憶的兒時美好,「真實的河川」徹底遠離現代人的生活。
據環保署水質保護處統計,台灣65.99%的水污染來自生活污水,改善生活污水污染最快的方式,須仰賴完整的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但目前台灣污水下水道系統普及率偏低,僅28.95%,仍無法確實改善。
環保署水保處長許永興表示,環保署從92年開始,專款經費補助地方政府建造人工溼地,協助地方政府在閒置的污水排放河尋覓川高灘地或適當地點,建置「人工溼地」,作為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完成前的因應措施。
許永興表示,「污水與自然環境中的氧氣、土壤、微生物、植物交互作用,能有效降低生活污水排入河川的污染量,改善景觀及生態棲地,提升當地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可供為生態教室與環境教育場所」。
具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溼地,是重要生物基因庫,也是孕育新物種的演化平台,但因生態價值難以量化,所以溼地往往在保存和開發與否的問題中,陷入兩難。
台南縣鳥「水雉」偏好浮葉性水生植物溼地,近年因環境變遷,棲息溼地屢遭破壞。20多年前,台灣高鐵工程局開發台南路線281k至283k路段,切穿台南官田鄉德元埤和葫蘆埤的水雉、彩鷸野生動物繁殖區,經農委會、高鐵局及台灣溼地保護聯盟等相關團體長期合作,在台南縣官田鄉租用台糖公司15公頃蔗田,進行「水雉復育棲地營造工作」,創下台灣「易地復育」首例。
20多年後的今天,當初依高鐵開發環評承諾而施作的「官田人工溼地」,已被列為國家級重要溼地,成為「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目前該區記錄到的生態物種繁多,水雉族群穩定,復育棲地營造工作已有具體成效。
成功推動台南官田溼地復育水雉的翁義聰說,溼地復育其實沒有通則,只能因地制宜,「每個溼地的價值,都可以是一名研究生的研究論文」。若硬要將溼地保育績效指標量化,難免會陷入復育目的邏輯的矛盾。
翁義聰舉例,當乾淨的水資源流入家家戶戶使用時,確實可以量化計價,但水資源自然流淌在自然生態中、在大海中、在森林中,它賦與豐富生態系統的價值,就無法被量化,「當溼地面臨開發的難以回復性,其扼殺的不僅限於破壞溼地本身,還包含未能短時間觀察到的生態系破壞、空氣污染、海洋污染,這些價值難以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