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風:政府廣場討吉利是官場和權力的神話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2月4日訊】2012年1月30日,農曆正月初八,民間吉日。從中午開始,一支支婚車隊不時駛進浙江省台州市市政府廣場,然後緩緩地從政府大樓前經過,繞著廣場轉圈。14時許,駛入廣場的婚車數量達到了頂峰,數百輛婚車擁堵在廣場內,造成交通堵塞。據悉,台州市民結婚辦喜事時,婚車隊都喜歡駛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討吉利,已形成風俗。因此,吉日這天,台州市政府門前都車滿為患。(1月31日《新華網》)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著,而且保證每一次都是高潮迭起。已經見慣了在新年鐘聲敲響之際,芸芸眾生一下子成了善男信女,去寺廟燒香拜佛許願祈福。殊不知,台州市民結婚辦喜事時,婚車隊都喜歡駛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討吉利,在浙江省台州市已形成風俗。

去寺廟燒香拜佛許願祈福大致可歸為宗教信仰,儘管在當前物質化的社會現實下顯得有些虛無縹緲,但人們還是願意在本來就虛無縹緲的生活預期中寄託一份期許。所以在這些「善男信女」中,不管是祈福的,還是福上加福,都相信神的法力無邊。那麼,結婚辦喜事時,婚車隊都喜歡駛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討吉利,也應該是懷著對其中因果的篤信。而且,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比起到寺廟燒香拜佛來,更少了一些「唯心」,而多了幾份「唯物」——因為,寺廟的菩薩都是泥胎金身,而政府大樓裡住的是大活人。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台州市民結婚辦喜事時,婚車隊都喜歡駛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討吉利,崇拜的不會是政府廣場這塊堅硬的地皮,而是政府大樓裡住著的「活菩薩」——政府官員。那麼,政府廣場何以成了討吉利的福地?應該是人們看到了這塊「福地」上的「活菩薩」同樣法力無邊。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不管是討吉利還是沾喜氣,想得到權力的庇蔭是毫無疑問的。

這就有點權力神話的味道了。權力如果也像泥胎金身的菩薩那樣,只能被人供奉著,而它救苦救難的恩惠只能靠人們去討要,政府就更像是廟堂了。

其實,歷史上倒是經常把官府借指廟堂的。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嶽陽樓記》中說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為百姓憂慮。並要求官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此,只要官員清正廉潔,把政府當做廟堂也不算太壞的事。然而,台州市民確實已經把政府當做廟堂一樣來膜拜了,但在這種「膜拜」裡,究竟是「許願」還是「還原」?而在「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討吉利」的「討」字中,不難讀出是「許願」。而且,「討吉利」分明不是純粹的許願,而是借光。其中,與其說是對權力的膜拜,還不如說是對權力的羨慕。

這就與善男信女到寺廟燒香拜佛大不一樣了。因為,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的都是結婚辦喜事的婚車。結婚對應著生子,說穿了,更多的是為下一代「討吉利」的。「吉利」對於生活來說含義很廣,為何新婚夫婦要選擇政府廣場討吉利?此乃政府廣場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官場。現實告訴人們,只要進入官場,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會有什麼不吉利的呢?

因此,台州市民結婚辦喜事時,婚車隊都喜歡駛到市政府廣場繞上幾圈討吉利的風俗,更像是關於官場和權力的一段神話。

文章來源:《專家》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