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彩:造假不能成造假者的通行證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月31日訊】春節期間,除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新聞,一條拍出2.2億元天價的「漢代玉凳」,也火了一把。很多網民指出,漢代古人是席地而坐,凳子還沒發明呢!專家也表示,拍品不符合漢代的禮制和貴族文化特點,也不符合當時的服飾要求。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明顯作假的拍品仍拍出天價,有通過自買自賣「洗錢」及騙貸之嫌。(央視網1月29日)

「漢代玉凳」的背後到底隱藏了怎樣的貓膩,有待有關部門盡快介入,給公眾一個交代。近年來,我國藝術品市場火爆的同時,也曝出了諸多「烏龍」:從假「吳冠中畫作」到假「金縷玉衣」再到假「徐悲鴻油畫」等,忽悠的專家、玩火的炒家、狡黠的造假者、扮糊塗的拍賣行、耳聾目盲的博物館構成這一行業的種種亂象。有媒體總結,我國「天價拍品」的背後,不同程度地存在欺詐、自我炒作、洗錢行賄、貪污腐敗等不法行為。

在我國藝術品的買賣鏈條上,上游是高深晦澀的鑑定門檻,下游是無處安放的大把熱錢。由於缺乏明晰的藝術品買賣法規,就為各種暗箱操作與黑幕,提供了「最美好的灰色斂財時光」。原則上說,藝術品無論是做假鑑定,還是假拍、拍假,都屬於造假行為,相關責任人當承擔經濟與法律責任。但在目前我國,這種風險卻微乎其微。首先是對造假人的打擊於法無據。按照《拍賣法》有關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物的真偽或品質的,即使拍賣了假畫,也不違反有關法規,無需擔責。其次,按照拍賣行規,買家如發現拍品有假,可持2位國家級鑑定專家的報告要求拍賣行退款,但拍賣行如能找到3位國家級專家證明拍品為真,就可拒絕退款。而事實證明,在這個是金錢收買專家之風盛行的時代,要找到3個專家作偽證並非難事。

與其他市場相比,國內藝術品市場算得上是「零監管」市場,多年來一直放任自流。當不誠信成為部分人發財致富的手段時,這種行為就難免被追逐、效仿。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曾感慨:現在偽作橫行,關鍵是中國的法律不管用,行規的力量太大了。像佳士得、蘇富比這種公司,要是被發現拍假,有關人員要被判刑的。但洋人的公司一旦來到中國,竟然也入鄉隨俗,開始拍假貨了!

資料顯示,當下的中國正進入全民收藏的「衝動期」。據估算,目前全國搞收藏的人數達到8000萬至1億,而絕大多數人是把收藏當作投資,窮人希望借此一夜暴富,富人希望財富保值增值。有些人正是抓住人們的這一心理,將該市場當成了「人傻、錢多、速來」的斂財行業。但問題的關鍵是,造假不能成為造假者的通行證,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審批成立拍賣公司的機構,就沒有管理它們的部門?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