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30日訊】沒想到張藝謀在取自歷史真實的《金陵十三釵》這樣主題嚴肅的電影製作中,也會落入時下中國流行的情色俗套,不停地在他的劇情裡無聊地點綴進裸露加暗示性愛的鏡頭。本來,該片完全可以在他手下演繹成一部類似於《幸德勒的名單》那樣令中外觀眾都難以忘懷的戰爭片,可惜張藝謀卻改不了他一貫以華麗和俗豔來吸引眼球的那一套,儘管刻意要模仿西方戰爭片中那些血腥和特效的電影技巧,但並沒有給很多早已看過《拯救大兵瑞恩》的觀眾們帶來多少視覺衝擊力,雖然張藝謀這次的確卯足了勁衝著美國的奧斯卡獎而去,錢也砸了史無前例的6億之多,人也請了好萊塢的名角,但一出籠竟很快讓國人大失所望,當然也令奧斯卡評委感到了無生趣。看來去過美國多次的「張導」,並沒下足工夫深入瞭解美國人對戰爭和歷史的態度。
在好萊塢或歐洲的一些戰爭電影中,通常都是把厭戰或對高層的批判作為貫穿電影永恆的主題,而不是像《金陵十三釵》這樣純粹從描寫戰爭場面的技術性鏡頭外加挑逗情色神經的暗示技巧來渲染血腥和情慾,而不是像西方的戰爭片中昇華可貴的「人性」或批判「國家戰爭觀」。
許多優秀的西方戰爭片導演大多會主動繞開主流政治上的大是大非,而著意從角色的思想行為入手進行深層挖掘,從而以「人性化」思索來反映戰爭的殘酷及對人性的摧殘,以達到反思戰爭、凸顯人性和對政府進行批判的獨立思考。如野戰排、拯救大兵瑞恩等。而《金陵十三釵》裡面,則看不到除了南京大屠殺的部分血腥場面之外還有更深刻的人性化思考。剩下的只有片中花裡胡哨的浮華和單純的技巧性賣弄,這其實也是張藝謀一直以來虛榮的一面。儘管他很想用美國似的好萊塢手段讓觀眾產生最奪人眼球的感官衝擊力,但仍掩飾不住他內心的華而不實。大錢雖砸進去了,但卻沒能給觀眾留下思緒的昇華,看完後,腦子仍是空空一片。
當我在電腦中懷著某種期待的心情看完該片後,首先想到的竟是叮囑妻子,這部片子先不要給還未成年的孩子看。我跟妻子說,沒想到張藝謀為迎合時下眾多影迷們的喜好潛規則,也在這樣一部主題應該嚴肅的歷史題材裡,刻意插入一些裸露的鏡頭。真是愚蠢的編排。畢竟這不是一般的文藝片。怎麼能插入那些根本無助主題的准情色鏡頭呢!
一
反觀本屆奧斯卡獎得主——伊朗影片《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則令人格外感到伊朗導演的樸實無華,既無意於技巧的賣弄,也不刻意鋪張渲染的畫面,有的只是專注於我們平常生活中再瑣碎不過的現實真實。整個片子僅僅花費區區30萬美元。這對於角逐世界性的電影大獎——奧斯卡金像獎來說,無疑在成本上屬於一場小得無足輕重的小製作,但就是這樣一部毫無藝術加工和人工斧鑿痕跡的平民百姓小電影,卻讓見慣大場面的好萊塢評委們個個由衷地折服。這卻讓如今動輒上億製作費的大導演張藝謀情何以堪?
伊朗影片中講述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用平實的手法描述了兩個普通伊朗家庭的道德碰撞。納德和西敏這對即將離婚的夫妻,在和保姆瑞茨夫妻的不斷交鋒中,涉及到一個都不在場的線索謊言,前者的謊言可以保護納德不去坐牢,不失去女兒;而後者的謊言可以順水推舟地拿到中產的納德因被懷疑推倒保姆瑞茨而致流產的賠款。而這,也能幫瑞茨潦倒的丈夫還清債務,重新找回窮人的一點點尊嚴。納德和西敏在申訴離婚的過程中,也讓女兒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影片裡幾乎所有人都在撒謊,而所有的謊又都那麼被迫而無辜。你能透徹地感受到每個人都是好人,每個人都很真誠和質樸,而好人卻不得已在令人心疼地撒謊。就像亞里士多德說的——謊言自有理由,真實卻無緣無故。甚至,相對於謊言的合情合理,真相反而退卻了,一切取決於立場的辯證法。劇情雖極簡單,卻從頭到尾一直緊緊牽動著我的心。因為我知道,看他們,有時就是在看我們自己。
最後,納德和西敏的女兒究竟願意跟誰?直到劇終,也沒有讓觀眾看到結局。我們看到的只有,在父母雙方都到齊的離婚判決現場,不捨得離開雙親的女兒眼中,只有兩行純淨的清淚在閃動,在靜靜地流淌著。影片就在面對法官一句緊似一句的「你決定是跟爸爸還是媽媽」的追問聲中落下帷幕。高明的導演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可以想像、可以回味的空間。
影片摒棄了一切可能的煽情手段,如在《金陵十三釵》中強調的光影藝術、配樂的烘托之類。但這並不影響我在不知不覺中,已被吸入最真實的伊朗現實世界。因為劇情至始至終敘述平實,細緻簡單,卻酣暢淋漓;各種糾結,緊緊相扣,卻直達人心。這與張藝謀玩得越來越熟稔的「奧運開幕式」大陣仗相比,這個片子一點也不存在「沉悶的文藝痛」或任何「理解障礙症」。正如有影評人所指出的,比較《金陵十三釵》與《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兩部影片之間的異同,「看前者,耳脈囂鳴,看後者,你聽得到自己的心跳。」
由此,這兩部影片,誰讓人更觸動?誰可以讓人在影片結尾字幕已經結束後依然沉浸並深思?心中不言自明。
二
在現代電影製作手段已進入電子科技時代的今天,任何僅想依賴技巧、技術性的成功都不足以讓既熟悉電影科技又具基本良知道義的評委們眼前一亮,而只有使電影儘可能回歸璞實,張揚人性,才可以觸動人心,也打動評委。
在角逐本屆奧斯卡金像獎的五部外語片中,《金陵十三釵》當之無愧是最耗資的一部,也是最刺目的一部。它捆綁著民族悲歌,歷史悲情,卻用一群衣衫裸露的妓女和附加帶色的噱頭,不必要地損傷了整個影片本該沉重的主題。反而把觀眾引向了偏離主題的「情色」方向,無怪乎有學者略帶調侃地直指該片是在宣揚「情色愛國主義」。
近年來,隨著張藝謀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關注,他便開始變得浮躁起來,看其作品愈能感受到他個人色彩的自我膨脹和日趨功利化,而這種膨脹和功利化所最終表現出來的,就是他把導演創作藝術演繹成了一種排場和技巧上的中國式形式主義。當然,但凡能煽動狹隘民族主義的電影題材,凡是願意緊隨主旋律搖尾乞憐的頌歌式大製作,官方一定會調動所有資源給予充分的扶持。
張藝謀導演的片子現在是越來越「不差錢」,這也像征著當下整個中國社會人心浮躁和追求虛榮的時代病症。但過於煽情的東西,肯定不會成為歷史的經典,而能夠成為經典的作品,則絕不會僅以華麗和花哨的面目就能展現,正如《簡愛》,如《肖申克的救贖》或《辛德勒的名單》等經典作品。
雖然張藝謀本人在公開場合併沒有過多地流露出十分在意他的電影能不能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可實際上,行內人都知道他內心確是對這頂電影王國的桂冠一直夢寐以求。儘管他中後期精心打造的每一部影片都想染指這個最高獎項,但卻一次次地鎩羽而歸。殊不知,人文精神就是一種心靈的感受,這應該是電影的靈魂,一部不能引起心靈悸動的電影,無論如何在光影上的熱鬧也注定是輕飄一現的。所以看張藝謀的電影,充其量撕裂給觀眾的,只是一種官能性的刺激,一種炫目的光影畫面。而欠缺一種深刻的人性反思和民族個性的底蘊。這次張藝謀為什麼會如此慘敗給伊朗的小電影?原因即在這裡。
文章來源:《民主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