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寬:中國大陸遍地都是「達芬奇」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月21日訊】 對「中國製造」的反思

最近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門又給已經幾乎是死老虎的「達芬奇家具」作出了處罰,「達芬奇家具」不服要上訴,我倒覺得他們也挺委屈的,很想看看我們這個社會最後會怎麼對待「達芬奇」。

前些日子我借著到美國訪問的機會,特意抽出一點時間到Macy’s、Norstrom這樣的大商場給親朋好友帶一些禮物,這給我帶來一個反思的機會。

既然是出國採購,我在選購商品的時候非常謹慎,不僅考慮商品的價格和品質,還非常注意產品的生產地。好幾次我找到了價格和品質都非常不錯的商品,但一看到其包裝上貼著「MadeinChina」的標簽,又不得不將其放棄。旁邊的售貨員大概看我總翻標簽感到奇怪,就問我說,有什麼需要幫助麼?我說:我要確定這是不是中國製造的。我一說出口,我就後悔了,其實我不是那個意思,在國內,我是很愛用國貨的。果然售貨員誤解了,跟我說這些中國產品質量真的很不錯啊。他還跟我進一步解釋中國工人手特別巧的。我趕緊解釋說,我自己就是中國人,對中國製造的產品當然沒什麼偏見,更不是有什麼情緒,而恰恰因為我從中國大陸來,所以如果帶個「中國製造」的產品回國送給別人,就顯得有點滑稽。解釋一番之後,售貨員才理解了我的意思。

這樣的經歷不止一次,經過幾次這種經歷之後,我開始漸漸深入地思考中美人民購物選擇之間的差異。在美國,許多產品都毫不避諱地貼著「MadeinChina」的標簽,包括一些在中產階級眼裡比較高檔次的商品。許多美國人認為中國人是很好的產品製造者,能生產出既能保證質量又能非常實惠的產品。而在中國大陸卻是另一番場景,鮮有生產廠商以「中國製造」為榮,許多廠商都想盡辦法把產品的真實產地藏著掖著,或者把產品冠上英文,或者是將產品偽裝成進口貨,而這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同。

「達芬奇造假」事件不是特例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達芬奇造假」事件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達芬奇家具公司有一些產自中國大陸的產品運出海關,再運回國內,從而使其產品具有了全套的進口手續,成為所謂「原裝進口」產品,還有將一些註冊在國外,卻專以國際頂級品牌之名,賣給中國大陸人的產品。這種看起來不可理解的舉動,並不能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然而卻能獲得國內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央視的曝光(見圖)和許多媒體的跟進,使「達芬奇公司」承受了巨大的信任危機,而在我看來,「達芬奇公司」這次有點兒不幸中槍的倒霉。因為據我所知,中國許多床上用品和服裝製造領域的知名品牌,很多都是以類似「出國走一遭」的方式進口的假名牌,「達芬奇」的做法在中國並非特例。

中國搞不出臉書,搞不出谷歌,在製造業,除了航空發動機這樣絕對高端的領域,我們中國人的製造能力並不比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遜色,而吊詭的是,中國人就是不認自己的東西。以「達芬奇家具」為例,如果標簽上貼著「中國製造」,大家就不會認為它算是高端品牌,而貼上進口標簽後,大家都願意花很高的價錢競相搶購。這背後的原因,是在於中國的信任機制和信號系統已近於紊亂了。這種紊亂的表現,其實不僅僅表現在製造品領域。今天中國的各個領域都存在著這種不認國貨的邏輯,比如教育領域,很多大學在其招聘信息上明確注明,某講師或某助教職位的應聘者必須是「海歸博士」,這與達芬奇公司所處的環境完全一樣。

以「出口轉內銷」獲得本土市場

與之相對的是,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信息完全被封閉的中國了。民國年間,出國留學光是坐船就要半年時間,而在全球化急速發展的今天,即使待在鄉村裡,只要有學習的願力,拿一根網線,也可以接觸到西方最前沿的知識和問題。我現在做學問的狀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國內,但以我獲取知識的能力,我可以毫不困難地跟國際上的學者進行對話交流,也可以毫不費力地獲取我所需要的信息。國內外很多朋友初次認識都對我說,你的知識背景不錯,也有出國留學的機會,為什麼不到國外大學去讀一個學位呢?我總是反問他們,為什麼一定要出國呢?在我看來,出國讀書當然是一項很好的人生投資,但也絕非是必須的選擇,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我在國內做學問的環境並不比國外大學差多少,而且獲取資源的條件也很不錯,所以投入產出比也是很不錯的,因此沒有必要到國外去。反而我會覺得奇怪,因為有時候我遇到一些從美國回來的「洋博士」,其做學問的能力並不比我這個土博士更強,甚至連英語交流能力都不如我。我就很好奇,這些人在美國是怎樣獲得博士學位的,他們和「達芬奇家具」的運作方式我看是差不多。

今天中國的許多領域都面臨著「達芬奇家具」所遭遇的難題。家具不一定是意大利的才好,學者也不一定是美國的才好,但是中國人還是習慣把自己貼上西方的標簽,以一種「出口轉內銷」的方式來獲得本土市場的認可,這才是中國更深刻的悲劇所在。至於「達芬奇公司」,或許幫助我們扯下了擋住中國更深層次問題的一塊遮羞布,而作為生意人,我想其本身選擇不見得有多麼不道德,那只是選擇了在這種環境下最適應的商業模式。

文章來源:《動向雜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