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青凡:狗官與刁民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月21日訊】在一個互信嚴重缺失的社會裡,不管你有多大的權力,也不管你有多響亮的名氣,所有的話語都蒼白無力,因為中國人已為謊言所嚴重傷害。應了中國的一句名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重構中國社會的互信,無疑是建設中國道德文化的第一要務,沒有互信,這個社會那怕是鋼打鐵鑄,依然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近乎散架的貨色。

  

曾經轟動一時的南京「彭宇案」,最近出了新版本。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劉志偉近日對官方媒體澄清表明,彭宇並非「好人被冤」,他與徐老太當時確實曾經相撞,但由於警方丟失了事發第一時間做的詢問筆錄,加上法官一審判決中做了「不恰當的分析推論」,導致公眾的重重誤讀。這話誰信?打個譬喻,說你是罪犯,但定性的證據已丟失,你拿什麼舉證?作為主管政法工作的地方官員,應當明白這個道理。

  

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分析推理:彭宇如果是見義勇為,應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彭宇在原告的家人到達後,沒有選擇自行離開,「顯然與情理相悖」;他代付的200元醫藥費就是「賠償款」,這些不恰當的分析推論迅速被媒體抓住、放大,引起公眾的普遍質疑與批評。這不是誤讀,而是正常的質疑,在一個缺乏互信的社會裡,公眾要想不讓人愚弄,除了通過質疑追尋真相,難道還有更有效的途徑嗎?至於法官的這個分析推論,對主管政法工作的劉志偉先生,簡直是一種嘲諷。

  

南京「彭宇案」面對數年後的高官澄清,更顯示出畫蛇添足的效果。這像一道留在中國公眾心裡的傷疤,將其重新撕開,讓社會重新流血,對誰有益?長長的數年中,有關部門在幹什麼?這不是一個複雜的活兒,只要讓證據說話就行!沒有證據,等於是搗漿糊,反而給人以謎中謎的印象。釣起公眾心頭的疑慮:這徐老太是何許人?

  

一個說得清楚的事件,變成撲朔迷離,是誰之故?乃是這個缺乏互信的社會。構建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全社會都不說謊;尤其是官員們更不能說謊。廣東的一個人大代表的「刁民論」具有典型意義;良民怎麼成了「刁民」?原因很簡單,是狗官們惹的禍。在一個遍地清官的社會裡,就是「刁民」也會變成良民;所以說中國的病根子在於官而不在於民。

  

南京「彭宇案」與廣東人大代表的「刁民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由道德的缺失,發展到互信的缺失,由狗官成群發展為刁民成風,社會的不穩定,勢所必然。概言之,完善中國的道德文化,首先要完善中國的官埸文化。彷彿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在選票不能當家作主的時代裡,清官成了社會唯一的希望,一切得碰運氣。

文章來源:《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