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勝選 一路走來艱辛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月14日訊】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馬英九團隊獲勝的一些原因和背景。

1950年7月13號出生在香港,是馬家五個子女中,唯一也是最小的兒子。馬英九在臺北長大,70年代前往美國唸書,並順利取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80年代返回台灣後,馬英九展開他的政治仕途,鋒芒畢露,前後擔任陸委會副主委、法務部長和臺北市長等重要職務。

馬英九這次的「黃金搭擋」是現任行政院長吳敦義。吳敦義是台灣大學歴史系畢業,擔任過高雄市長以及國民黨副主席。

馬英九會選擇吳敦義為副手,很大一個原因是2009年的「八八水災」中,政府救災不力導致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聲望大幅滑落,幾乎面臨執政以來最大的挑戰。當時的閣揆劉兆玄引咎辭職,行政團隊危機四伏,吳敦義在這時「臨危受命」,成為馬英九的得力助手。

馬英九上任時隨即碰上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以致他當時競選時所提出的「六三三」、「股市上萬點」等政見,都沒有能實現,再加上「八八水災」嚴重打擊馬政府的聲威,昔日的政治明星,民調狂跌,從47%一度下滑到16%。

然而在近二年中,馬英九以穩健的作風逐漸重拾民眾信心,吳敦義作風行事果斷,對敵手咄咄逼人,對民眾動之以情,或多或少都重振了馬政府的威信。從選戰開打以來,馬英九的民調大多以小幅的領先勝過對手蔡英文。

政策方面,兩岸的和平穩定是馬英九最自豪的政績。他力圖緩和兩岸氣氛,主張「兩岸外交休兵」、「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等立場,開啟兩岸協商談判,並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ECFA)等15項協議。

不過,馬英九對兩岸的政策似乎過於溫和,被解讀為傾向妥協北京當局,此外,雖然執政期間經濟成長率高過全球平均,但是長期失業率居高以及基本工資偏低等,而這些都將成為馬英九未來的重要挑戰。

馬英九在外交上推展「活路外交」,從上任以來,台灣免簽證國家或地區,由54個增加到了124個。去年年底,台灣被提名為美國「免簽證計劃」的候選國,為台灣的外交打了一劑強心針。BBC也撰文指出,這是台灣軟實力的展現。

和前任民進黨政府比較,馬英九律己甚嚴,要求家人與部屬不能涉貪,宣示成立清廉政府,宣示掃蕩貪污的決心,獲得大多數民眾的好感。

和2008年的總統大選比較,這次馬英九的得票數大幅下滑,但仍鞏固了基本盤,馬英九提出開創台灣黃金十年的政見,未來,將在選民的嚴格監督下得以延續。

新唐人電視唐宇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