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13日訊】相比於未開化的把死去人吃掉的生番,中華文化中「入土為安、慎終追遠」是中國人在五千年前領先走進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事死如事生」的厚葬傳統,雖是一種值得商榷的文化現象,但厚葬意外給後人研究古代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任何不夠成熟的文化,都有很多副作用,過分的厚葬文化衍生了很不光彩的盜墓文化。
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過,但中華文明的發展歷史並不是都值得稱道的。自春秋戰國的文化暴發式發展之後,中國歷史文化到秦代開始定型,以後大致就是一連串的改朝換代歷史。中國人的價值觀幾乎在三千年的文字記載上沒有多大變化。也就是說,中華文化的文明水平,就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言,沒有多少進步。說出這一事實是需要勇氣的,承認這一事實才是進步的開始。
當然,中國從來就不缺乏粉飾太平的窮酸文人,把歷史當成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最可惡的是用意淫的方式寫作歷史。讓人受不了還有不珍惜歷史的盜墓破壞。在古代,農民起義軍、流民、賊寇時常盜墓,直到現代盜墓的專業水準不斷提高,盜墓賊發明了「洛陽鏟」這種簡便有效的盜墓工具,使盜墓效率大大提高。舊時的盜墓賊往往因生活所迫,尚有值得同情之處,那些以考古和研究為名的專家幹出和盜墓賊一樣的勾當,就沒有可以原諒的理由了。
近日,有關專家透露,國家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乾陵博物館等部門再次研究是否大規模考古勘探乾陵的文物遺蹟,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陝西乾陵能否開掘的爭論又起,備受矚目。武則天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砲轟過,甚至出動40萬人去挖過。然而,沒有人能打開乾陵。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了,康熙大帝的遺骸都湊不齊,為什麼武則天乾陵獨善其身?這一點讓專家們忿忿不平。是什麼吸引專家呢?經過這麼多年的探測考察,一位資深的文物工作者推算:保守一些說,最少有五百噸!這還不包括墓道里的那些條石,而那些造型各異刻有文字的條石,也是難得的文物。文物工作者比盜墓賊的專業水準顯然是高一些,說得頭頭是道!
陝西省考古界石興邦對刨祖宗墓早就按耐不住了,幾次撰文說,發掘乾陵的各種條件都具備了,時機也成熟了。40多年來,考古界對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門寺地宮、秦公大墓的發掘中,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專業隊伍,完全能夠勝任對乾陵的發掘工作。這是考古老專家的話嗎?換個角度和急於盜一個沒被打開過的墓的老賊頭如何區別呢?我區別不出來。
刨乾陵可是40多年來的一種官方行為,在花重金撰寫幾十萬字、有眾多科學家參與,制定了異常嚴密的《唐乾陵發掘計劃》,還想盡辦法證明帝陵正處於損壞之中,要立即進行搶救。這是政府嗎?怎麼看著像急於得到墓中寶貝的犯罪團夥?
媒體鼓噪說:在科學發掘乾陵的客觀環境已經成熟的情況下,早一天發掘比遲一天發掘要好。「鎮國之寶」早日面世,對盛唐的研究可以推向一個中西文化比對的高潮;可以提升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聲望。更可以有力地促進「西部大開發」,繁榮中國的旅遊業。這是現代媒體嗎?怎麼感覺像在騾馬市上圍觀起鬨的二道販子。
「對於陝西來說,經濟學家和文物工作者們預測,乾陵一開,陝西每年最少可增加五百萬遊客,五百萬遊客會帶來多麼大的經濟效益?而這五百萬遊客又會給西部大開發帶來多少信息、多少投資?」對抱祖墳這麼發財如此感興趣,是不是為了錢,經濟學家和文物工作者們,都願他媽去當「三陪」、當妓女暗娼?
當年郭沫若那個老不要臉的,心心念想挖了乾陵。郭賊曾對周帥哥說過:「毫無疑問:肯定有不少字畫書籍保存在墓室裡!打開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輪集》十捲可重見天日!也說不定武后的畫像、上官婉兒等人的手跡都能見到!石破天驚,一定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情!」迫於很多有良知的人的反對,這個老壞慫直到嚥氣還帶著一份遺憾。
發展是硬道理,難道發展就沒有一個底線嗎?敬天地、慎終追遠本是古人的基本做人準則,為什麼今天的人想發財想得集團性發瘋?歷史沿著自己的軌道前進,乾陵逃過數次巨大的劫難,難得成為凝重的歷史構成一部分,為什麼想錢想瘋的專家、政府、媒體一起想刨祖墳?中國人對歷史的敬畏感在哪?對祖宗的基本禮遇在哪?如果一個民族對自己的歷史抱著如此輕佻無禮甚至是一種犯罪的態度,他們能逃過歷史的懲罰嗎?
以刨祖宗墳推動發展繁榮的是奸人亂黨!
文章來源:《網易》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