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6日訊】 2012年金磚四國,是繼續黃金時期,還是折戟沉沙?事關金磚四國前途,更涉及對中國經濟增長性質的基本判斷。
十年前,高盛資產管理吉姆•奧尼爾提出金磚四國概念,這一概念如此成功,以至於引領了十年間的全球資金流向。而在十年後,全球債務危機爆發,金磚四國是否會被債務鏈條壓垮,建立在出口與資源價格上升地基上的經濟成長能否得到延續。
只有用常識與真實的數據,才能對中國乃至金磚四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做出相對準確的預測。反思亞洲四龍、五虎的衰退,可以讓我們更加清醒,目前金磚四國的經濟增長有很大一部分得益於全球經濟泡沫的紅利。
經濟增長是用錢堆出來的,還是市場內生的?這是判斷好增長與泡沫式增長的標準。曾經正確預言東南亞金融危機的保羅•克魯格曼,其使用的分析方法就是生產效率,他觀察到東南亞經濟體經濟不斷增長生產效率卻在下降,直陳危機:「高增長與生產率之間正常關聯的失效,至少同時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這些經濟體可能馬上就有麻煩事,二是這些經濟體在將來可能會遭遇困難」。
如果經濟發展建立在生產效率與公平分配的基礎上,我們就有理由表示樂觀,反之,我們只能跪下祈禱。現在,祈禱吧,然後改變增長方式。
2012年,債務金磚四國將遭遇極大挑戰。
原因很簡單,此前源源不斷流入金磚四國的資金,在債務脅迫與避險需求的雙重壓力下,往歐美回流。資金回撤,資產泡沫下降,高負債國難以維持增長,俄羅斯等國家不可能靠石油等資源品價格上升維持高增長假象,而中國建立在投資與出口基礎上的經濟增長也將大幅下滑。
2011年金磚四國衰退初露端倪。拉美新興市場股市基金資金淨流出11%,逼近2008年的淨流出12%;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新興市場股市基金資金淨流出9%,已超過2008年淨流出(8%);亞太新興市場股市基金淨流出6%,接近2008年淨流出(9%);印度盧比匯率在年末貶值至歷史新低:自今年8月1日至12月15日,印度盧比對美元貶值約18%,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其最高貶值幅度也僅約25%。其他金磚國家貨幣,除了中國人民幣之外也均出現大幅貶值:8月1日至12月15日,巴西雷亞爾對美元貶值約17%;俄羅斯盧布對美元貶值約13%;南非蘭特對美元貶值約21%。金磚國家之外的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也基本是震盪貶值趨勢。
2012年對金磚四國是個嚴峻的考驗。這些國家所積累的財富是否足夠應對目前的債務風險?這些國家是否有足夠的動力進行旨在提高生產效率的改革?
印度風險在增加。謝國忠先生認為,印度每個月的貿易赤字約為10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7%-8%。彌補貿易赤字缺口的三個渠道都在枯竭:出口到西方的服務、印度勞動力在海外的收入以及熱錢流入。印度的外匯儲備約為3000億美元,該國的熱錢規模約是外匯儲備的兩倍,隨著熱錢流出,這一儲備將很快被耗盡。
俄羅斯風險加劇。如果全球貨幣泡沫消失,實體經濟緊縮,依靠石油、天然氣為生的俄羅斯人的福利生活將告一段落,隨之而起的將是國內動盪,財富枯竭。對於俄羅斯人而言,對於俄羅斯政府而言,最好指望全球貨幣泡沫持續,中國等國繼續大規模投資,將傳統能源價格維持在高位上。
就國際收支而言,巴西與印度隸屬難兄難弟。巴西和印度擁有相同的國際收支模式,面臨龐大的經常項赤字,並依賴資本賬戶填補缺口,巴西雷亞爾的波動與印度盧比類似,均遭遇大幅貶值。需要注意的是,巴西經常項赤字形成的原因是大規模的收益項逆差,主要體現的是國際資本在巴西的投資收入。由於資本項目開放,巴西資本金融賬戶波動更為劇烈,金融危機期間從盈餘300億美元以上下滑至赤字200億美元以上,隨後又跳升至盈餘300億美元。
上述三個國家可能最終擺脫不了裸泳的嫌疑,不過還沒有穿上皇帝的新裝。
表面看來,中國情況最好,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印度的10倍,資本賬戶基本不開放,不太容易受到全球債務危機的影響。但中國並非西裝革履,存在的經濟制度問題如同難治的沉疔:此前十年靠房地產與汽車拉動的內需動力已經衰竭,新的內部消費基礎沒有培育出來,財富差距還在擴大,積極的投資政策遭遇通貨膨脹天花板。未來的最大風險在於,中國是否滿足於企業規模的擴張,而對企業效率置之不顧——國進民退可能使潛在的風險變成現實風險。
雖然有關部門從來不肯承認中小企業與民營企業的面臨的風險,但據吳敬璉研究團隊的《無錫經驗》研究,最近幾年,包括中國最發達地區在內的企業經濟效率沒有得到提升。如果中國實行鴕鳥政策,那麼未來中國經濟將在規模增長而效率下降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我們會看到國企、銀行資產規模在全球領先,而對投資者的回報越來越低。
雖然克魯格曼的話並不總是正確,但他對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總結是正確的,值得在此複述,「就像一種曾經引發致命瘟疫的病菌,人們認為它已被現代醫學征服,但它又以另一種形式重現了」。
文章來源:《和訊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