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4日訊】在多個版本的「2011流行詞」評選中,「傷不起」都名列前茅,非常直觀地表達了當今中國的社會表情和公眾焦慮。
其實,我們現在何止「傷不起」呢,很多時候更是「愛不起」。1月3日的《新京報》報導說,民政部啟動2011年中華慈善獎,設置百萬捐款門檻。民政部日前啟動第七屆「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針對2011年度慈善領域的人和事進行評選。本屆「中華慈善獎」設立了基本參評標準,如最具愛心捐贈個人及企業,年度捐贈資金均需要達到100萬元以上。媒體稱設置百萬元捐款門檻有愛心貨幣化的傾向,有違公平。愛心跟金錢掛起鉤來,並且門檻那是相當的高。你有100萬嗎?沒有。抱歉,請靠邊,你「愛不起」。
中國的老百姓「愛不起」由來已久。若干年前,有專家鼓噪:消費就是愛國。於是乎,善良的老百姓一擁而上,把消費國產的假冒偽劣當成了一種光榮。隨即,論調變了:買房才是愛國。面對須仰望才見的高房價,大多數老百姓陷入「欲愛國而不可得」的尷尬境地。有人不由得感嘆道:這年頭,愛國也漲價了呀。
咱買不起房子,「愛不起」國,那咱就使勁消費,愛內需愛企業愛商人——哪怕他們總是拿假冒偽劣「坑爹」。當物價飆升、連消費也力有不逮的時候,咱就省吃儉用,把從牙縫裡節省的一點點錢拿來接濟比咱更艱難的窮人吧。人之初,性本善嘛。可是忽然發現,相關部門對「最具愛心」也設了門檻,咱就是不吃不喝砸鍋賣鐵連內褲都捐出去,也跟標準差著十萬八千里。「愛」,原來是要靠實力說話的。「愛不起」,咱越來越「愛不起」。
不過,如果「從大局考慮」,說中國人「愛不起」是片面的,咱也有很多「愛得起」的時候。比如說吧,「個稅起征點太高就剝奪了低收入者作為納稅人的榮譽」的論調一度甚囂日上。這才是「科學態度」嘛。只有這樣,才能「廣開財源」,將「中國最廣大的勞動人民」都綁在一起,「集中力量辦大事」。螞蟻大腿也是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領導們「三公消費」就寬裕了嘛,運動會就能「無與倫比」了嘛,中華民族的代表們就能意氣風發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嘛……
「傷不起」、「愛不起」,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說直白點:兩者雖然字面上有差異,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社會現狀的生動反映。而造成「傷不起」和「愛不起」的根源,其實也是一樣的。這裡邊的道理很玄妙,只有用最先進的「科學理論」作指導方能理解個中三昧。是不是覺得我顧左右而言他,繞著圈子說話挺無聊的?沒辦法呀,很多事兒大夥兒都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能說太細」。否則,槍打出頭鳥,一旦被列入別有用心的「不穩定分子」,可就真要「傷不起」啦。
文章來源:《博客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