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天使點燈 照亮弱勢人生路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12月30日訊】(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30日電)從越南嫁來台灣12年的胡如水,4年前先生不幸意外過世,擔任採茶工撫養3女;大女兒起初受不了打擊,對她非常冷漠,參加夜光天使班後,態度轉變,現在是胡如水最好的朋友。

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劃,主要是幫助弱勢家庭照顧孩子,把課後照顧延伸到晚上,為了讓弱勢生能重新燃起自信心,主辦學校會安排書法、美勞、戲劇、扯鈴等課程,開發弱勢孩子的潛能。

原本靠著先生的薪水,維持1家5口的生活,但先生意外過世後,66年次的胡如水強忍著淚水,擔任採茶工,撐起這個家;大女兒小瑜起初完全無法接受,不願意和胡如水講話,行為越來越叛逆,不喜歡和人接觸。

參加夜光班以後,小瑜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績開始進步,參與各種才藝課程,慢慢學會和同學合作,完成任務;看到女兒的轉變,胡如水希望能回饋學校,「我沒辦法有很多錢,所以我用心回饋。」加入夜光天使志工的行列,母女互動更多,感情也越來越融洽。

今年初,胡如水帶小孩回越南外婆家,回來後,小二女兒寫了一篇跟外公外婆放風箏的文章,參加國語日報比賽第1名,胡如水說「我比任何人都高興」。

談到生活,胡如水說,「沒有要求很多,過得去就好,希望能好好撫養孩子長大。」

在夜光班裡,除了感人的志工外,更有長時間照顧的老師;新北市淡水國小補校主任梁蓉清說,教書28年,看到弱勢孩子什麼都不如人,長大後是「貧窮複製貧窮」的現象,非常不忍心,申請夜光天使班,引進各種資源,辦理各項課程,由於經費不足,她1星期幫學生煮2次晚餐,讓夜光班的學生天天都吃得到熱騰騰的晚餐。

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梁蓉清說,除了才藝課程開發學生潛力外,也配合白天課程,確保學生基本能力;梁蓉清說,舉辦之後,街上閒晃的孩子明顯減少,令人欣慰。

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寶,剛來的時候非常瘦,老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爸爸工作非常不穩定,常常要等到晚上8時才能接孩子;小寶參加夜光班後,除解決晚餐問題外,開始長高、長胖了,課業有人看,成績也進步了。

教育部從97年開始舉辦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98年以後,每年經費都是新台幣1.2億元,希望孩子能夠在課後有人照顧外,也能有基本能力,應付以後的生活。

弱勢孩子學習,比一般孩子更需要關注,看到夜光天使計劃改變的孩子,就能凸顯這個計畫應該獲得更多支持和投入,讓更多的弱勢孩子擺脫不幸,獲得力爭上游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