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23日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上周末去世,全球的目光再次投向這個人口不足兩千五百萬,卻掌握核武器的國家。朝鮮除了對國民封鎖外部信息,對海外也同樣封鎖國內消息。大陸一位一個多月前深入該國訪問的學者對本台講述了所見所聞,揭開了當局長期遮蓋的面紗。
朝鮮因對外施行封閉,對內進行壓制,半個多世紀以來,外界對它國內真實情況的了解,比較有限。對資訊開放的西方社會而言,他充滿了神秘色彩。湖南的一位媒體資深編輯肖建生今年10月隨訪問團前往朝鮮,親眼目睹了這個「鐵幕國家」現狀。看到隨處可見金日成雕塑,對照百姓的疾苦,令他感慨萬分。他接受本台專訪時說:「總的來看朝鮮的人民還是很愚昧的,像是進入毛澤東那個時代,農民看起來穿得很破爛的。個人迷信很嚴重的,走到哪裡,朝鮮每一個村,每一個寨子都建了一個永生塔,永生塔就是金日成死了以後在那裡建一個永生塔,到處都是,就像當年毛澤東文革差不多,挺落後的。」
記者:物價貴嗎?
回答:他們是計劃經濟,很多都是憑票計劃供應的。我們去的場所的物價就很貴了,他指定你去那個商店。他的香煙很差,一盒香煙要八十塊錢朝鮮幣,一塊人民幣相當於他14塊錢朝鮮幣,大概(摺合人民幣)五、六塊錢,但是他的煙很差抽了咳嗽,很難抽那種煙。可口可樂在我們中國人去的商店還是有,挺貴的。
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朝鮮對外的宣傳式影片如《摘蘋果的時候》、《鮮花盛開的村莊》,宣揚人民生活富裕,福利優越的場面,吸引了中國觀眾,認為朝鮮人民的生活勝於中國。肖建生說,當他踏入朝鮮國土后發現,現在的生活甚至不如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我們去金剛山,上平壤走了七個小時,路上只碰到七輛卡車。看到沿途那些莊稼好像沒什麼收成,他主要是沒有農藥,沒有化肥,比如稻子很矮很矮。相當於中國七十年代,可能有些地方還不如。平壤有一點高房子,但是整個感覺好像是挺蕭條的,比長沙差遠了。看見他的公交車都還是用那種柴油燒,黑煙子冒轟隆轟隆的響。地鐵好像還是中國六十年代北京那種地鐵,還是木凳子很差勁。」
更令他吃驚的是,被營養學家稱為垃圾食品的方便麵在當地成了寶貴食物,以致出行前,依照朝方人員的要求,送上一箱作為禮品:「中國有方便麵,去的時候他要我們帶很多方便麵,帶一箱,因為他沒有飯吃,(不是)中國的那種方便麵盒裝的,是塑料袋裝的兩塊錢一包,帶了一箱過去分給接我們的人,他們生活很緊張。」
肖先生一行五人訪問團在參觀國家圖書館時發現,當局對老百姓意識形態的控制極嚴:「在國家圖書館那裡我們買了些本子送給那些小孩,那些小孩子感動的眼淚都出來了。國家圖書館唯一的中國書,只有一些農業科技方面的書,沒有一本思想方面的書。對老百姓的控制真的是很嚴很嚴。但是,朝鮮部隊好像(物質待遇)還可以,他是『先軍政治』,他對部隊軍隊比較重視。」
朝鮮和中國相同的是軍隊服從黨的領導,因此軍隊享受特殊的待遇和擁有特別權力。肖建生這次在那裡專門買了一本朝鮮《憲法》,見到在憲法前面冠以「金日成」三個字,他說:「我在那裡買了一本朝鮮的《憲法》,朝鮮的憲法名字叫做金日成憲法,講的偉大領袖幾代人怎麼怎麼為朝鮮人民做了什麼貢獻。」
據報,朝鮮2009年4月在最高人民會議上修改《憲法》,刪除「共產主義」一詞,寫入「先軍思想」,使其和主體思想一起成為朝鮮的指導理念。同時還新增了「尊重和保護人權」的條款。實際上,掌管朝鮮的真正主體並非法律,而是國防委員長金正日個人。
他說,朝鮮除了限制國內民眾,對來訪嘉賓也非常防範,在整個行程中受到安全人員監視,對方人員則是相互監視,這種情況如同中國「文革」時期:「我們是一個訪問團,他監視的挺嚴的,有一個翻譯,一個司機,另外他國家安全部門有一個人,我們五個人,他們有三個人。他們都是互相監督的。有時候跟他們的翻譯交流的時候,翻譯覺得朝鮮挺窮的挺落後,他還是承認這個東西,因為他監督的很嚴,他到底內心怎麼想就很難說了。朝鮮大多數人可能還是比較愚昧,只有一部分人對朝鮮現在的政治、經濟情況有看法,但是朝鮮挺窮這點朝鮮人都是承認的。」
朝鮮長期處於糧食短缺,飢荒不斷的境地。肖建生認為,這種局面很難維持太久:「因為他現在經濟太成問題了,如果沒有外援,他老百姓生活就肯定有問題,這樣下去的話朝鮮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恐怕就兩、三年的時間可能朝鮮就不行。」
記者:但是他這種情況持續了很多年了,幾十年了。
回答:他持續很多年原來都是政治高壓,這種高壓能維持多久這個就很難說了。朝鮮能維持這麼久(是因為)他的信息完全不通,我們一下飛機手機就收掉了,他那裡沒有手機信號;電腦沒有互聯網,上不了;報紙全國就兩張報;電視台就兩個頻道,天天播金正日視察什麼豬場、蘋果園這玩意;收音機沒有短波。信息全部控制了,朝鮮人完全沒有信息來源。
他說,朝鮮唯一的優點是沒有污染:「人民太貧困。他一年只能吃兩餐肉,只有一斤多肉一年。但是朝鮮有一點好,他那裡環境還可以沒有什麼污染,他沒有工業,給我留下印象唯一還有點好的就是這個。」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