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9日訊】(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印度蘭齊9日專電)位在印度的「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整修竣工。管理墓園多年的華僑陳學良難掩激動地說,「總算放下心中大石」。也有華僑欣慰表示,「總算對得起為國捐軀的英魂」。
蘭伽公墓坐南朝北,鋼筋水泥四柱牌坊的園門,上方中央鑴刻何應欽將軍手書橫額「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園區中央的英烈靈位碑北向正面鑴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頒題「英靈赫奕」;背面南向由遠征軍第1路司令長官羅卓英題「中華國殤」;左面西向由鄭洞國題「勳垂緬印、義著盟邦、乾坤正義、萬古流芳」。
1942年興建的墓園,經常年風雨摧殘,墓塚及設施陳舊破損。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翁文祺、駐印處軍協組組長陳慧興為重修事宜奔走多時。
國防部去年派員實地勘察後,隨即組成專案小組,籌編新台幣758萬元,由後備司令部留守業務處處長程幼銘指揮督辦,軍備局採購中心中校採購官劉國鋒、留守業務處少校撫卹官林義傑執行規劃與整修。並在加爾各答華僑協助下覓得印籍包商,於今年7月27日開工,上午舉行竣工典禮。
2006年開始負責墓園管理的加爾各答華僑陳學良告訴中央社記者,他當年自加爾各答梅光學校校長丘莉蘭接手管理時,發現許多墳塚都有破洞,墓碑出現裂痕,「祠堂『極樂殿』2樓陽台很可怕,根本不敢站在那邊,怕會倒掉」!
由於墓園位置偏遠,範圍又大,他表示,園區常見毒蛇和大蠍子,平日只能僱用當地印度工人維護環境及除草,並保持走道暢通。他看到英靈埋骨之所殘破淒涼,心中萬分難過,雖每每動念欲整修,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加爾各答與蘭齊市相隔約320公里。陳學良及懸念蘭伽中華英靈的加爾各答華僑搭機、搭火車抵蘭齊後,需再耗約兩小時車程,走山路抵達墓園。中華民國政府在建國百年之際撥款整修,心繫工程的陳學良,竣工前每月入園數次督工。今天終於竣工,他激動地說,「心中的大石頭總算可以放下來了」。
這次整修工程浩繁,除墓園入口處左側屋舍重蓋成為紀念館、右側貴賓室整修,大門外還新設紀念碑,碑文以中文、印地語(Hindi)、英文刻寫「本墓園安葬2次世界大戰期間中華民國駐印軍協同英、美盟軍為打通中印公路及防止日軍西取印度與德軍會師於中東英勇浴血作戰而亡之國軍忠烈將士」。
早已斑駁剝落的英烈靈位碑在整修中除重新上漆,原水泥基座也改為紅色花崗岩材質。靈位碑底層則增加墓園中身分可稽的40位英烈姓名,以及由國防部部長高華柱落款的「蘭伽墓園整修紀念誌」。
極樂殿幾乎整棟「改頭換面」,地板及樓梯全面舖設綠色花崗岩之外,原本「很可怕」的2樓陽台也加強支撐、屋頂全面翻新、屋簷外推,窗戶、大門分別更新及整修。
此外,園區中央走道也從原本的柏油路面全面換裝成為花崗岩材質。園中兩座涼亭除修補並重新上漆,地板及座椅也全部換成大理石材質。
所有工程中,英烈墳塚的修補極為重要。墳、碑上原有的大、小破洞及裂痕,已全面修補完畢並上白漆。無姓名可稽的墳墓,上首位置都增置1大理石,上頭以英文書寫「無名戰士」(unknown warrior)。
園區東西向、南北向走道,在英烈靈位碑交會,將墓園分成4區。自極樂殿下望,只見清一色白墳整齊排列。1名華僑感動地說,「原本陰森淒涼的墳墓,現已變成清幽雅緻的公園,這樣才對得起為國捐軀的忠烈英魂」。
蘭伽墓園重修竣工,陳學良感謝來自加爾各答營建包商巴蒂斯特(Sunil Baptist)的團隊,在兼顧品質前提下全力趕工,並依約如期完工。巴蒂斯特的兒子率40餘名工人施作工程,每晚夜宿墓園外社區1家小旅館,已4個月沒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