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1月25日訊】世上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一方鄭重其事的送出獎項,以為是給予人家榮譽;另一方卻視之為不光彩,以沉默表示不屑。這樣的事情正好剛發生一樁,那就是中國國際和平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和平中心」)於今年11月將第二屆「孔子和平獎」頒給俄羅斯總理普京,而普京本人及俄羅斯官方均沉默以對。
更讓「和平中心」難堪的是,普京任領袖的俄羅斯執政黨在其官方網站上,竟援引俄羅斯著名記者多連科的評論說,這個獎一錢不值,越來越多的一些不知名的小獎項「死皮賴臉」地想盡辦法黏上普京。
「和平中心」將此獎頒給普京的理由是:普京在2000-2008年任俄羅斯總統期間,極大提升了俄羅斯的軍力和政治地位,並打擊了車臣反政府武裝,而且在2011年年初反對北約提出的對利比亞進行空襲的建議——順便說明一下,所有這些理由正好符合中國政府多年來的主張。
以「和平中心」的立場觀之,普京不喜歡這個獎真是毫無道理。自從普京當政之後,俄羅斯就開始出現了回歸蘇聯時期的傾向,美國歐洲等西方民主國家對普京這位「新沙皇」的政治傾向普遍持批評態度之時,只有中國在輿論上給予普京極大的支持。
這種支持首先表現為熱情擁抱對方,以期互相取暖。2006年是中俄關係到達頂峰的一年,俄羅斯為中國舉辦「中國年」,中國為俄羅斯舉辦「俄羅斯年」,熱鬧之極。這一年,普京訪問中國。中國不僅給予了極高的官方禮遇,民間對普京的熱情擁抱也超過了訪問中國的作何一位國家元首。美國總統訪問中國時,官方還會在北大、清華的相關活動中安排一些「愛國」青年學生給予質疑與詰問,普京可沒這些煩惱事,所到之處鮮花盛開。各網站為普京舉辦了各種充滿溢美之辭的專題介紹,普京的KGB經歷在中國成為增加其神秘魅力的法寶,而不是污點。甚至有網站專門刊登了女網民選出普京是「當今世界上最有魅力的男人」之消息,不少女網民熱情呼喊著「普京,我愛你」,將網站當作吟唱愛情詩篇的月下情人之窗——當然,我無法分清其中是否夾雜著五毛的傑作。一個在政治公共空間習慣假大空扮道貌岸然的國度,一個充滿了「愛國」憤青的國度,能允許本國女子民將對異國領袖普京的熱愛演繹到如此狂熱的地步,也真是難得見到的寬大為懷。
至於普京的政治傾向,與北京的相似之處也真是太多了。比如二者都堅決反對「顏色革命」。本世紀零年代中期在前共產國家出現的「顏色革命」,如吉爾吉斯坦的「黃色革命」、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全世界民主國家都為之叫好,只有普京與中國同氣相應,一致表達了對「顏色革命」的深惡痛絕,並且都認為這些革命後面「徘徊著美國的幽靈」。普京當時防堵「顏色革命」的各種舉措,除了普京自己控制的媒體為之叫好之外,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國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給予極高評價了。新華社旗下《半月談》記者盛世良寫的「普京連出三招,全面封殺顏色革命」,至今讓人都能感受到作者筆端流淌出來的佩服之情。
普京喜歡控制輿論,路子與北京相似,但與北京相比還差了不少成色。俄羅斯在1991年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大眾傳媒法》,對俄羅斯大眾傳媒及新聞記者的權利和義務定下較為嚴格的規制,此後俄羅斯形成了一些非政府控制的媒體集團。在普京擔任總統期間,認為媒體寡頭動搖國本,對一些跨聯邦區的報紙和私人控制的電視台實施打擊,開啟了媒體國家化進程,此後的俄羅斯國家控制的媒體不許批評國家領導人。2007年3月中旬普京下令成立的監督局,主管傳媒、信息和通訊技術、文化遺產保護、版權和其他所有權、無線電管理機構活動等方面法律法規的調整、檢查和監督。有了新的監督局,政府更容易追查並向獨立媒體施壓。
普京是前蘇聯克格勃少校,對秘密警察治國一直有偏好。自從普京當政之後,俄羅斯與東歐那些走上民主化道路的昔日「社會主義兄弟國」日行日遠,波蘭、捷克等國早就開始清除共產主義污垢,對共產主義時期的各種罪惡、尤其是秘密警察的罪行實施清算。但俄羅斯卻沒有類似行動——中國至今為止未對毛時代的種種罪惡進行清算,秘密警察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普京比較喜歡按照自己意願修改憲法,他通過與梅德韋傑夫的政治默契修改憲法,一是延長總統任期,二是改變總統選舉方法,造成了俄羅斯政壇最高層的「二人轉」現象,等於沒有終身制名義的權力終身制——普京喜愛的修改憲法、權力由一黨壟斷等政治方式,也素為中共所喜,還宣稱打算堅持一百年。
俄羅斯人也瞭解這些相似性,因此俄羅斯一些人權活動人士對此獎的評說是:「中國人記錄惡劣,普京也同樣不尊重人權,中國把類似的獎項頒發給普京這種人,普京當之無愧。」
想來想去,普京實在沒有理由不喜歡「和平中心」頒給他的這個「孔子和平獎」。如果硬要找出他不喜歡的理由,就是他所生活並統治的俄羅斯號稱「雙頭鷹」,喜歡一隻頭朝向東方、另一隻頭朝向西方。朝向東方(即崇拜專制)是俄羅斯與生俱來的稟性,朝向西方是從彼得大帝時期開始學會的後天工夫。因為東方特色,普京才有如此政治稟賦;因為曾努力學習西方,普京總算還知道專製為西方世界所不齒,他有羞恥感,懂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此從「孔子和平獎」這面鏡子中照見了自己的醜陋,這應該是他對獲獎沉默以對的主要原因。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