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1月2日訊】(新唐人記者劍彤綜合報導)以「文化體制改革」為主題的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已落幕,不過,中共倡導「文化改革」所引發的關注熱潮仍未退去。英國《金融時報》國際版昨天(11月1日)刊登一篇該報駐北京記者凱瑟琳•希勒的文章說,中共當局正在開展的文化體制改革是一項「沒有可能完成的任務」。
BBC引述文章內容說,正在破裂的房地產泡沫、不斷升高的通貨膨脹、越來越多的社會動亂、以及日趨普及且不斷讓當局頭痛的網上媒體,都應該是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六中全會上討論解決的問題。但六中全會並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相反卻大提文化體制的改革。
在文章作者看來,中共在六中全會上公布的近兩萬字的《決定》決議,實質上是中共最重要的文化政策目標的理論總結:維持中共當局對文化的控制。
但是近來中國急劇擴展的社交網路卻改變了這種狀況。社交網路的發展,給了中國網民更多個人自由和言論的空間,比如在溫州動車事故中。共產黨越來越擔憂失去對文化尤其是新媒體的控制,所以幾年前就提出文化體制的改革,但現在六中全會的這一《決議》顯示,中國的文化體制不太可能有所改革。
中共稱,文化體制可能會改革成商業驅動和發展文化企業,但同時強調,文化必須永遠堅持社會主義的正確路線。
不過,文章作者認為,這兩者很明顯不可能同時進行。中國的文化體制改革將如同北京當局希望把中國變成一個富裕的多元化的現代國家,同時卻要堅持共產黨一黨專政一樣,是一項無法完成的任務。
學者:講文化,要有實效,不能沒有民主
香港《蘋果日報》文章認爲,從各種公開文件可見,中共欲對影視、音樂、出版、教育等「動手術」,打破這些行業的「鐵飯碗」,允許民間資本有限度進入,但同時以國家資本打造數個大型的影視、娛樂及出版集團去壟斷市場,民企及外資只能吃國企集團的「殘羮剩飯」。
文章斥責,中共一方面大肆花錢賣廣告,另一方面大舉鎮壓異己,無故軟禁失明「赤腳律師」陳光誠,而且毆打大量前往探訪的網民、國內外記者,這樣又豈能改善國家形象?
文章以近兩年的台灣電影為例。《海角七號》、《艋舺》、《不能說的秘密》等,被稱為台灣電影的復興。《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亦成為近年最受歡迎的台灣電影。
文章分析,究其原因,是因爲在白色恐怖不再的臺灣,言論自由逐漸確立,台灣青少年再無思想禁錮,才有了發揮創意、發展個性的成長空間。而專制社會也可能有出色的作品,但那是個別創作者的能力,而在開放多元的社會,任何人都可展現創意、展示才華,社會的整體創意自然更澎湃。只有解除思想禁錮、結束一黨專政才會釋放民間的創意,軟實力才有可能大幅提升,否則再多的投資也是徒然!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獨闢一章「為甚麼最壞者當政」,他說由於有些需要做的工作,本身就是壞的,是所有受到傳統道德教育的人所不願做的,因而願意做壞事就成為陞官得勢的門徑。
2007年,南京的彭宇,攙扶摔倒的老太太,成為被告;2009年,天津的許雲鶴攙扶老太太,被判賠償十萬元;2011年,杭州一個學生扶起倒地老人,被父母冷嘲熱諷加以訓斥。
因此,《東方日報》評論,中國這個社會病得太重。小悅悅事件中,人性沉淪。一個國家的文化背景是如此不堪,根本就不可能發展出比較有品質的民主觀念。
而有學者指出,像「正義」這種重要的觀念,要能被社會所建立、所接受,這個條件就是「自由傳統」的文化背景。中共講文化,就要有實效,不能沒有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