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華爾街見衝突 美媒體轉向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10月4日訊】(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3日專電)不滿美國華爾街引發金融海嘯卻置身事外的不滿人士,2週前發起佔領華爾街示威,美國主流媒體多認為抗議組織鬆散,不成氣候,但在近千人遭逮捕後,媒體報導開始轉向。

  「佔領華爾街」活動初期約有數百名示威者在華爾街附近聚集,美國3大電視網與「紐約時報」都少見相關報導,在全球媒體都聚焦華爾街是否會成為埃及的解放廣場的同時,美國媒體的沉默相當突兀。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克雷恩(Ezra Klein)說,兩星期前想找活動策畫人做訪問,在現場和網上都無法找到受訪者,他認為示威者只是喊兩聲,註定失敗。不過兩星期後,活動吸引大批同情者。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在專欄中表示,兩星期前大家都認為佔領華爾街不過是個笑話,但如今美國工會組織決定支援,並在芝加哥、洛杉磯、華盛頓等地陸續出現示威者,現在示威已經是有組織性的活動,並建議提出具體訴求。

  「佔領華爾街」示威由9月17日開始,初期示威者透過推特和臉書連結,除了年輕學生參與,少見勞工與中產階級加入;事隔兩週,活動除了官網提供即時訊息,不少大型網站如moveon.org也加入聲援。

  根據活動官網occupywallst.org的聲明,佔領華爾街是沒有領導人的自發性抗議活動,參加者不分性別、族群、膚色,唯一相同之處在於99%的人無法再容忍1%的人腐敗及貪婪,活動採「阿拉伯之春」方式,以非暴力手段達成訴求。

  2009年拍攝金融海嘯和次貸風暴「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的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表示,主流媒體不採訪華爾街示威,顯示媒體先入為主的偏見,佔領華爾街是2008金融海嘯後,首次出現的千人示威運動,過去媒體熱衷採訪「茶黨」運動,為何針對金融界的示威遭到漠視?

  麥可摩爾呼籲美國民眾,即使無法到華爾街表達不滿,也可在自家附近的美國銀行與大通銀行等金融機構前示威。

  不過示威群眾1日阻礙布魯克林大橋交通,700人遭逮捕的意外發生後,美國主流媒體報導開始加溫;活動不再只是失業者與不滿學生發洩怨忿,示威可能演變成保守的中產階級走上街頭,表達對財富分配體系不公的怒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