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官場十戒》警示官員 網友笑稱精闢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10月3日訊】(新唐人記者林妙音綜合報導)近日大陸微博正熱傳一則題爲《最新官場十戒》的帖子。在短短100來字的帖子中,匯集了進來大陸的官場時事,明諷暗貶。被網友們笑稱爲「精闢、至理名言」,也有網友調侃說「十戒皆有案例,犯者生不如死」。有分析認爲,近年來因網絡微博等新興輿論場的形成,不少原本中共官員認爲的「小事情」最終演化為公衆「大事件」,讓這些官員們心有餘悸。

「1,接受採訪時:不說胡話;2,開會發言時:不抽名煙;

3,商務應酬時:不戴名表;4,公務活動時:不開名車;

5,基層視察時:不打明傘;6,抄襲寫作時:不貼論文;

7,與人約會時:不發微薄;8,私密交往時:不寫日記;

9,災難發生時:不露笑容;10,突發危機時:不打自招。」

這則貼子的每項「警示」背後,都有著名網路公共事件的影子,而網友們對帖子內容大讚,笑稱「精闢」。

北京兔爺:

此十戒是指政府「公務員」嗎?諾是、一針見血!精僻!

許大立:

以上十戒,皆有案例。網觸十戒,教訓深刻,犯者生不如死,務望各位為官者爛熟於心。

苦澀:

嗨!太對了!納入各級DX培訓大綱。

欣凌:

都是經驗之談吶!官場切記!切記!

快樂哈哈鏡:

以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怕是要易位給【官場十戒】了。

星漢之漢:

大都是要這樣。只是最後一條由不得你。

羊羔:

還愣著幹啥呀,趕緊學啊,看看王勇平,你就懂得什麼是奇迹了。

末路微涼:

至於你們學不學,我反正是學了…

中共幹部對網路恐懼

近年來,隨著網路與手機等新媒體的應用成熟,一個新興輿論場正在形成。近兩年在中國興起的微博也已成了傳統媒體之外,最主要的信息來源之一。

有學者認爲,無處不在的網路實際已打破了傳統的輿論生態,即使是過去認為的一些「冷門」的政府部門也可能一夜之間成為輿論中心,往往「被動挨打,步步被罵」。

《成都晚報》報導指出,與廣大網民尤其是網路意見領袖相比,基層幹部大多處在「菜鳥」水平,有著「本領缺陷」。「家醜不可外揚」的思維定勢,令一些幹部視網路為洪水猛獸,時刻提防並設法控制。「妨礙進步、影響升遷」的思想顧慮,若有負面信息見諸網路,有的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往往就認為是大禍臨頭。

報導引述重慶市去年在一千多名領導幹部中進行的調查顯示,在「與網民在線交流有哪些顧慮」的調查選項中,21%的人擔心「說錯話表錯態」,42%不能接受「網民謾罵和嘲諷」,12.6%擔心「被當面舉報和質疑而難堪」。

小小微博 推動傳統媒體變革

過去兩年來,錢雲會事件、郭美美事件、李剛事件等、「花果山總書記」為官員鑒名表等,還有溫州動車追尾事件,都顯示了微博巨大的威力。特別是動車事件,網民在微博上對細節和數字的質問,迫使當局做出反應,也迫使傳統媒體必須跟進報道。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北京清華大學尹鴻教授對於微博給予高度評價,並讚歎微博的兩大功能,傳播力強和具過濾功能。而這兩個功能主要靠兩大技術設計在推動,一是粉絲制、一是實名制。

有了龐大的粉絲群,就有巨大的傳播力,3萬人粉絲可以再傳給30萬人的加乘效應快速傳開來。尹鴻認為,微博上的一條信息出去后,可能兩個小時內就會形成輿論,「輿論市場」就是微博的特色。

尹鴻還指出,在網絡上一個始終不變的真理是,「只要有真相,就不怕謠言」,「謠言可以逼出很多真相,逼人出來做解釋,沒有看到真相的每一個地方,網民們就會抓住每一個細節」。

中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9月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已突破5億,網際網路普及率接近40%,其中社交網路的發展引人注目,約有一半以上的中國網民通過社交網路溝通交流,分享信息。此外,微博登記用戶也已增至約2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