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9月27日訊】被譽為反腐「陽光法案」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越來越受到中央及全體民眾的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席「第五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談到反腐問題時指出,要逐步推進財產申報和公開制度。我們已經制定了一些制度,包括領導幹部財產和家屬子女在國外定居和經商情況,我們還要進一步加以完善,逐步從申報到公開,這是對幹部手中權力的一個最重要的監督。反對職務侵佔。嚴禁領導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插手招投標活動,牟取私利,這要成為經濟上反腐敗的一項重要任務。
這是溫家寶總理兩年裡第三次公開提出官員財產申報。有人據此猜測,政改會不會以官員財產申報和公開作為突破口。筆者要說的是,沒有這個可能。人們對政治體制改革實行突破口的議論,從來沒有停止過。例如,最早曾經把幹部制度的改革作為突破口,接著又把黨政分開作為突破口,後來又有人陸續地提出,要把改革人大制度、把改革財政預算制度、把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把開展黨內民主、把實行言論自由公開等等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但這些突破口都沒有取得真正的成功,也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原因何在?馬克思的信徒們應該不會忘記馬克思一句著名的話: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
今天,當我們的權力資本還有巨大的含金量,甚至含金量遠不止300%的時候,如何去監督躲在暗處的權力,以及掌管大大小小權力的全國400多萬黨政幹部以及與他們密切相關的幾千萬近親屬和密友,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真正要解決貪官問題,還得從源頭抓起,解決權力過大問題,剷除產生貪污腐敗的土壤,才是正道。其他種種手段,都是治標不治本。中央強推98個中央部委的模糊籠統的「三公」(公款吃喝、公款用車、公款出國)消費支出公開,媒體多方呼籲,尚且不得滿意結果,用什麼能量能夠推動全國幾千萬人的財產公開?
當作為「一國政治之鵠」的政府徵稅用稅的權力不受監督和制約的時候,反腐敗和政改,多只能是說說而已。據中央財大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測算,2010年全國財政收入為8.3萬億元,2011年前8個月同比增長30.9%。即使後4個月財政收入同比零增長,全年財政收入也將超過了10萬億元。假定我國有13億人口的話,相當於從每人每年身上收了7600多元(我國目前貧困人口標準線是人均年收入1196元)。如果算上政府實際還擁有的與財政預算收入不相上下的土地、國企、收費、罰款等收入(其中一部分根本無賬可查),全國每個公民承擔的稅負可能高達15000元以上,想一想,全國人民有多少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了這個數。繳了這麼多的稅,又有多少人享受到了應該享受的醫療、養老、失業等基本社會保障服務?
有人算過一筆八九不離十的賬:月收入1萬元,要交14%個稅,12%公積金,8%養老保險,4%醫療失業險=3800元,剩6200元如果全部消費,需要為你消費的商品埋單17%增值稅,28%各種雜稅=2800元,所以一個月賺1萬的人,你相當於要拿出6600元來養政府。而且你無權過問。即便如此,關於福布斯中國稅負痛苦指數世界第二的觀點,官民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爭論。不是高稅率就一定會痛苦、低稅率就一定會幸福。但正如有論者所言,我們交稅是為了購買公共服務,要是花了空調的錢買了一個電風扇,還不許退換貨,當然就會很痛苦。
當土地、礦山、石油等等基本資源都壟斷在政府及國企手裡,當大量的審批權掌握在各級官員手裡,一個檔就可以予取予奪、變成真金白銀的時候,一任又一任任期有限的政府官員,有多少能夠不急功近利?有多少能夠潔身自好?曾有一位故鄉的縣委書記、腐敗事發後跟他的獄友說:在這個道上,身不由己。相信這是許多「官場中人」的心聲,我們不必埋首入沙,裝著視而不見。洛克說,財產不能公有(財產公有一定會造成監守自盜和公地悲劇)、權力不能私有。當財產私有這個基本問題沒有解決的時候,談權力公有,幾乎無異於緣木求魚。當下,集體所有制下村民民主的亂象已經足以見證。
當一國之各級政府都能夠大肆動用稅收甚至大肆舉債從事直接經濟活動的時候,腐敗不僅是必然的問題,而且是必然全方位導致通貨膨脹、必然急劇加劇貧富兩極分化的問題。比如,14萬億元地方債幾乎全部押寶在房屋和土地升值預期上,今天的我們又在為所謂的保障房繼續開大地方政府融資的口子。政府投資和政府消費占GDP的主要成分,推高的物價至少當數以倍計。比如全國鐵路系統2010年贏利不過1500萬元,遠不如其中一個大蛀蟲貪污所得(還不算各種披著合法外衣的利益輸送),而當年需還債1500億元。按這樣的速度,一萬年也還不完鐵路投資債。每年財政收入僅50多萬元的廣東雲浮都楊鎮政府基建負債超過2億元,不吃不喝不發一分錢工資,至少13代人400年才還得清。國有銀行做冤大頭不新鮮,新鮮的是60多名個體老闆也成了「冤大頭」。你當老闆們都是慈善家啊?背後更有可能的一個邏輯是:他們出借給地方政府的錢,說不定早就通過承包工程一類賺回來了。方法就是大幅度「做高」造價。比如:100元的造價,報價500元,老闆們墊資或出借50元,政府向銀行借貸450元,如此這般,老闆付出150元(造價+借款),賺回500元,毛利350元外加政府欠債50元。中國的物價為什麼這麼高,很多時候就在於行政機關主導經濟。至於行政採購,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或者乾脆本身是便宜的也要做成貴的。機關裡的「機關」多得很。這種情況下你讓他們資訊公開,不等於與虎謀皮嗎?亞當斯密《國富論》中一句話。大意:國家負債問題,要麼是債務違約,要麼是利用通貨膨脹來削減實際債務負擔。其實還有一條路:多徵稅。總之老百姓沒有好日子過。
當權力的源頭被污染了,當權力的含金量太大、市場變現能力太強,這條河上所有的大魚小蝦都有可能被污染,而不是什麼歪嘴和尚念錯好經的問題。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